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於無為中不卑下,

於無為中不卑下,
於有為中不自高;
猶如大地無傾動,
住世法中如蓮華。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有四句偈說得好:「於無為中不卑下,於有為中不自高;猶如大地無傾動,住世法中如蓮華。」偈中說的「無為」和「有為」,是什麼意思呢?
 佛教將宇宙世界的一切諸法,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指我們所生活的五欲六塵、人我紛擾的世間;無為法,則是超脫對待,超脫世間以外的另一個世界。
 「於無為中不卑下」,一個證悟無為法的人,已經沒有生死的對待,不執著世間的萬事萬象,是一種自在、解脫的境界。面對這樣的人不必感到自卑,認為自己沒有用,如常不輕菩薩說的:「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只要有耐心、毅力,精勤修持,努力學習,不怕沒有成就。
 「於有為中不自高」,在有錢有勢、做大官、處高位的人面前,也毋須比較分別,非得爭個高下,要比對方更好、更大。做人最重要的,是在權貴之前不感到卑賤;在貧窮人前,也不顯露出傲慢與自高自大的姿態。
 那麼,做人要像什麼呢?「猶如大地無傾動」,要像大地一般,不被外在的境界傾動;普載萬物,絲毫不感到辛苦艱難。
 「住世法中如蓮華」,即使身處於五欲、貪瞋癡的汙泥中,也要自許做一朵清淨的蓮花,不懼怕五濁惡世的侵擾。一個人能在金錢的洪流裡不被買動,在榮華富貴裡不被傾動,在各種誘惑面前都能如如不動,他的道德人格必定如蓮花般清淨芬芳,清淨無染。


=============

大樹被吹倒了,扶起來之前,先得把枝子鋸掉一些



---假如你不會替人捲繃帶,就不可以去觸人家的傷處。-------赫德


有個女士對我說,當她丈夫過世之後, 以前總在一起玩的一對夫妻,喪禮完,就再也沒去看她。有時候,她甚至覺得那對老朋友在避著她,即使到她鄰居家,也不順路過去探望一下。 她很氣,認為「人在人情在」,丈夫死了,朋友就不認她了。

過了幾年,那家的丈夫也死了。居然沒隔幾天,那女人就去看她:「妳知道妳丈夫死了之後,我們為什麼沒來嗎?」 那女人拉著她的手:「我們其實好想來。但是我丈夫說,妳丈夫生前向他借過錢,恐怕妳知道。」

她點了點頭:「我知道。」那女人笑笑:「我們很怕我們來,會讓妳想到那筆錢,以為妳丈夫死了,我們急著來討債。」那女人丈夫的遺言是「錢沒多少,不必還了。」

看了這個故事,你想想,換作你,當那對老朋友不再去看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一樣地怨他們, 甚至罵他們?

同樣的道理---

某人正念大學的兒子出車禍死了。兒子生前總到家裡玩的同學,便再也不上門。兒子的女朋友,也不見了。當你罵他們「不夠朋友」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想想,如果他們上門,又如何?

你原來淡忘了兒子的死,看到那些年輕人還生龍活虎,你是不是又勾起感傷,拉著他們,又落了淚?他們見你哭,看到你牆上的照片,是不是也要傷心。人性在這時候,就可能躲避。

不是他們無情,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自處」,也不願勾起彼此的傷痛。

當你的事業失敗,那些以前的老朋友就避不見面,不也有同樣的可能嗎?

往壞處想,他們怕你伸手借錢。
往好處想,他們怕傷了你的自尊。

往壞處想,他們不再找你出去玩。
往好處想,你倒了,窮了,還能維持過去的排場嗎?

他們拉著你,要不要你出錢,會不會傷了你的自尊?
再往另一個角度想---他們找你,你「打腫臉充胖子」,有必要嗎?

大樹被吹倒了,扶起來之前,先得把枝子鋸掉一些。

當有一天,你不如意了,千萬不要去硬撐場面。那樣做,你累,別人也累;錢累,心也累。碰到老朋友,你也不要躲避。
可以坦白說出自己的處境:「我窮了,玩不起了。」

人家要請你,你可以說「我現在必須把握每一分鐘,想辦法東山再起。」於是,你窮,窮得有志氣,窮得不畏怯。跟那些老朋友相處,你能很泰然,他們也能很坦然。「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每個人都有得意時,也有失意時。

老朋友發了,不見了,要想:「他忙。」
老朋友垮了,避不見面,要想:「他難。」

如果你很得意,遇到以前的朋友,千萬少談眼前,多談過去, 別人才會覺得你仍然念舊。朋友是你的資產!一個失意人,能在一群得意人間談笑風生,略無慚色,才是有骨氣; 一個得意人,能在一群失意的朋友間,讓人想不到他的得意,才是會做人。





















==========
當於眾生平等想,
慎勿妄起我人心;
常樂多聞持禁戒,
捐棄舍宅坐道場。
──《大寶積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用心?「當於眾生平等想」,當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人等。佛教一向講求民主、平等,佛自己也說「佛與眾生,平等不二」,人人皆有佛性,差別只在於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覺時,他的第一句宣言即:「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樣的平等觀,道出了生命本是同等尊貴,沒有高低大小之別,可說是所有宗教中最大的特色。

 「慎勿妄起我人心」,要謹慎不可妄起人我計較的心念。
比方:我和你貧富不同、男女不同、種族不同、地位不同,看待世間就會有種種的千差萬別,這種種的差別心就是不平之心、罪過之心。

 所以我們要「常樂多聞持禁戒」,經常樂於聽聞正法,持守戒律法規。

 「捐棄舍宅坐道場」,假使你有多餘的錢財,可以與人共有共享,供人使用;假如你多有餘的物資、不用的東西,可以送給需要的人使用;甚至你有空閒的房舍,可以將它提供出來,與更多的人廣結善緣。
能做到如此,你不要錢財,自然會有無限的人緣;
不要物資,自然會得到無限的方便;
不要舍宅,自然能有無限的道場。

 因此,做人處事若能以平等心與人相處,多聽聞正法,多持守禁戒,樂於布施財物予人,自然能免去諸多的人我爭執,為人間增添更多的善美因緣。





















=============



=============



=============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