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窮人問佛:我為甚麽這麼窮


留得餘地有天地 

我認識兩個“匠”,一文一武,一雅一俗,一個是大雅的畫匠,一個是大拙的木匠,他們的作品和手藝,或巧或工,或靜或野,在我的眼裡都有著一層深邃的思想。
丹青高手老沈,每每為花鳥傳神,替山水留韻,總恰到好處地留些空白,這一“留”給人以詩的想像,弦的餘音。讓人感到滿滿當當未必是藝術,簡簡單單方為高境界。
木匠師傅小陳,是我在前幾年裝潢房子時認識的。他鋪地板時,在每塊中曾留下小半指寬的縫,開始我們十分不解,他說,留點空隙可以使木板有個伸縮度,時間一長就密縫了。後來果然證實他的話,是實踐出真知的產物。
留有餘地,更有天地。畫面太滿,會給人一種逼仄和沉悶之感,往往少了想像的餘地;
地板太密,沒有了提前量,日後反而會互相頂擠,使得高低不平。
在生活中,不少人懂得“留有餘地”的妙處。虛室生白,是一種對裝潢的高深見識;園林留空,曠遠的景色和花草的疏朗,也是一種高明的手筆;音樂停頓,正是休止的大音稀聲。
吊車吊物,全憑彎臂的空間可以運用自如;
織布織綢,因為給了棱子飛馳的間隙;
車輪滾滾,行路萬里,為什麼能自如地轉動?
那是因為車軸裡的珠子沒有哪一只都被塞滿的,使得它可以靈活驅動行走天下。算盤為什麼能活潑地搞計算?
因為它的13個檔的每根檔有3個空缺,上檔缺了一個算珠,下邊缺兩個算珠,共缺39個算珠。但如果珠子補齊了,沒有一點可以退進的空檔,哪怕是“如意算盤”也不能使用了。
留有餘地,是一種停頓和放遠,留出的是餘地和空間,而昇華之下,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處世的技巧。我們在羨長江之無窮,歎蚍蜉之須臾中,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更應不以一時之得意而永遠自得,不以一時之失意而永久失落。一時失敗並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擔憂。
“我心一顆葵花子,不向太陽死不休”。生命既然給了我們把握今天的時間,憧憬明天的權利,帶著希望生活,感受生命可貴,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有時候做人不仗勢,不張揚,不張狂,也是一種“留有餘地”,也見得一種境界。
我聽過一位著名企業家的談話,他講到年輕時,總愛走在路中間,差不多一人佔一條道,以示其威。真個是如古人所說的“十大俗”中之“俗”:有幾分錢必作振衣響。後來到他腰纏萬貫之時,就更明事理,更講道理,以致反而走在路最邊上了。不僅如此,他的行為方式還體現在做生意上,在激烈的競爭中,常常想到了“留一條路給別人走走”,其低調正是一種生活藝術和處世態度。
常言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凡事得注意尺度,不可太滿當,做事也不可太求完美。有人說過“完則完矣”的話,是有道理的。而當我們在直面人事,處理問題時,更要留下一點迴旋週轉的餘地。大凡我們做事情總要考慮自己的能力所及,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在人求我,我托人的交往中,話裡也要留有一點餘地,莫要把話說死,這樣才不會留下當面拍胸脯,背後撣屁股的“後遺症”。否則,說話不留一絲縫,把話說絕對了,把自己的後路堵死,反而無路可走了。
有時即使是與最親密的人相處,也要留下一點餘地。親密無間,往往有“奸”,容易不分青紅皂白,迷失行路方向,不僅使交往相處變俗了,甚至還會有“好起來如蜜糖,惡起來加砒霜”的結果。
餘地是緩衝器,是潤滑油,是助跑機,是推動力,也是可讓人迴旋的分寸,使人高攀和下走的階梯。
而美是在距離中產生的,它印證了這麼個道理:在懸崖上看風景是無限美的,前進幾步粉身碎骨就無比慘了。

滿嘴飯不能吃,滿口話不可說,放風箏不可用力過猛,載物船不可吃貨太多,帆只可張滿八九分,如十分則危矣。
這是生活的饋贈和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代的誨人篇給人教益多多。《格言聯璧》上所言:
“行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增廣賢文》中也這麼告誡人:“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
孫。”說的都是要留有餘地的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多說合適的話,多做得體的事,實實在在,實事求是,這才大路朝陽、天高地遠呢!

==========
窮人問佛:我為甚麽這麼窮?
佛:因為你没有學會给予别人。
窮人:我甚麼都没有如何给?
佛:一個人即使没有錢,也可给予别人五樣東西!
1.顏施:即微笑處事。
2.言施:多說鼓勵,讚美和安慰别人的話。
3.心施:敞開心扉對人誠懇。
4.眼施:用善意的眼光給予别人。
5.身施:以行動幫助别人。
讓我們一起佈施行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定位小知識》你知道除了 GPS 定位之外,還有哪些嗎?可以應用在哪裡 ?
智慧型手機現在人手一機,而我們受到智慧型手機最大的幫助除了便利的網路訊息/電話之外,更加快速的記事方式及更多便利的功能,對阿湯來說最好用的功能應該就是地圖,不論人在哪裡只要有網路就不怕會迷路,不過你知道除了我們常用的 GPS 定位之外,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找出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呢?而得到定位除了用在地圖上,還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雖然大家也會認為定位是隱私資料之一,不過帶來的便利性不可否認的,往下來我們了解更多有關定位的資訊。
取得定位的方式有哪些?
一、透過 GPS 定位:
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基本上都有搭載 GPS 晶片,而平板通常是有 3G 功能的才會搭載,不過通常會開啟 GPS 都是用在手機的導航軟體居多,部份朋友會開啟 GPS 用在拍照時記錄相片位置,定位是最精準的方式,不過也由於開啟 GPS 相當的耗電,在不需要精準定位的情況下,通常都不會開啟。
二、透過 3G & Wifi 網路定位:
通常 GPS 沒有訊號或是不想開啟時通常就會利用網路的定位方式,透過距離基地台訊號距離,可以大約判斷出位置,雖然沒有 GPS 來的精準,不過普遍使用上已經綽綽有餘。
三、透過 IP 位址定位:
如果有看過 BBS 鄉民的正義,應該就能立刻懂意思,每個人電腦上網時都會有一組 IP 位址,而每個國家都會有相對應的 IP 區段,當你使用該 IP 時,在你的電信商那裡也都會有相關記錄,透過這些記錄就可以進一步的分析出你目前的位置,不過這並不是相當的精準,相較於前
二種是最不精準的一種,當然如果有心人士透過網路跳板的方式,這 IP 當然就不能做為位置依據了。
四、用戶回報:
這個就不是應用什麼特別的技術,主要就是當用戶在註冊帳號時,也都會有相關的地址資訊,透過這些地理資訊利用程式轉成 GPS 座標,就可以進一步的建立用戶的地理位置檔案,再用於分析結果。
這些定位資訊有什麼用處?
除了我們一開始提到的用在「地圖」定位及導航之外,有不少 APP 也結合了定位資訊,應用在店家資訊提供,或者像是有很多業者會提供 Wifi 熱點,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對使用該 Wifi 用戶放送廣告,另外也有像是可以依地區不同,進行分析,了解每個區域的使用者興趣,或是習慣等,而像是平常網站上的廣告也都會依地區及網站內容判斷,決定要放送的廣告內容。
其它如果真的要應用,大概就是用於軍用或警用,抓罪犯或追蹤時使用,所以定位雖然容易讓人有隱私猜想,不過無庸置疑的,便利性是大於我們的疑問,只不過有一些 APP 不需要用到 GPS 權限的,但確要求 GPS 或者網路定位等,這就自行要多多注意囉。
=============
今天冬至白晝最短 白天冷氣團稍微減弱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冬至,又稱冬節,冬至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白夜狀態,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
今天清晨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清晨嘉義只有11.9度,白天開始冷氣團的強度會稍微減弱,北部及宜蘭、花蓮高溫會回升到17、18度,感受上將不會像昨天那樣的冷,中南部及臺東高溫則在20到23度左右;降雨方面,北部、東半部地區仍然有機會出現下雨的情形,不過由於水氣減少,降雨的時間會較為短暫,而中南部山區的降雨也會較為局部,平地部分則為多雲到晴的天氣,陽光露臉的時間會較為多一些。
氣象局預測,明天到周四冷空氣逐漸減弱,溫度一天一天微幅回升,不過由於仍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部下雨的時間較長,北部及花東地區也會有短暫雨,中南部在山區有時會出現局部性的短暫雨,平地的天氣則大致穩定。
============
吃青+吃酸 保養你的肝
青→芭樂、綠豆、毛豆、花椰菜、菠菜、芹菜、海帶…
酸→檸檬、芭樂…中醫強調春天保肝養肝,中醫師表示,春天應保持體內陽氣,肝臟具有藏血功能,但女性容易氣血不足,建議可多吃青色、酸味食物,有助肝臟排毒增加免疫力,包括芭樂、綠豆、毛豆、花椰菜、菠菜、芹菜、海帶等蔬果,都是非常適合保養肝臟的食材,可多攝取維他命B養生補氣。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春天有「昇發之氣」,與肝很類似。五臟中唯有肝臟即使切掉一部分後,還會繼續再長,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與酸苦甘辛鹹五味,春天應該多吃綠色、酸味的食物,包括蔥蒜、菠菜、青花椰菜、芹菜與海帶等,都是養肝不錯的選擇。
陳潮宗表示,酸味入肝經,「酸」等於是藥引,能把好的物質「引」入肝臟中滋養,檸檬、芭樂等都很適合。開業中醫師張家蓓表示,肝臟在春天容易虛火旺盛,可多吃韭菜、梅子及深綠色的芥藍、菠菜、碗豆等;另外,根莖類的山藥、芋頭、地瓜等也都不錯,可讓虛火不會太旺。
另外,春天容易乾咳,若情緒起伏太大,容易一陣暴咳停不下來;臉上的青春痘也較容易化膿,若有濕疹也會比較紅腫,張家蓓建議,切忌在春天吃辛辣、「發性」的食物,像是小麥草、海鮮、油膩、油炸類食物,會讓發炎更嚴重。
中醫師也提醒,春天血液會走到體表,比較容易犯睏、想睡覺,民眾盡量不要久坐不動、白天睡回籠覺,以免血液停滯不動越睡越累。
=================
天冷耳內鳴響!天麻燉豬腦緩解耳鳴
天氣冷颼颼,近日門診中發現,患有耳鳴、耳聾者大幅增多,不僅注意力無法集中,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師表示,耳鳴會伴有耳聾,耳聾亦可由耳鳴發展而來,建議利用針灸搭配中藥方,或是以食療「天麻燉豬腦」來緩解症狀,改善聽力。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指出,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潮聲,而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或消失;保守估計,國內約有10%的人體驗過耳鳴,5%耳鳴者尋求醫藥治療,2%患者的耳鳴嚴重影響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動。
氣血瘀阻 聽力受損
事實上,耳鳴耳聾好發於30至40歲之中年男女,及65歲以上老人,臨床皆有不同程度的症狀產生。其原因皆為內耳血液循環障礙,導致供血不足而致。根據中醫理論,耳鳴耳聾是指耳竅氣血流行不暢,氣血瘀阻於耳竅,使耳竅得不到充分的滋養所致。
中醫師陳潮宗強調,二者臨床表現和伴隨症状雖有不同,臨床上常同時或先後出現,其病因病機亦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中醫歷來將其視為同一種疾病。利用針灸搭配中藥的方式,患者皆能在7週內得到良好之效果。
針灸方藥 改善聽力
1.針灸:臨床於耳廓距離2公分處,上、下、左、右4個點各取1穴,並在點與點的中間再取1穴施以局部針灸,共8針,以紅外線照射耳廓約20分鐘。
2.方藥:以天麻鉤藤飲合血府逐瘀湯,藉由二方皆能擴張血管之特點,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瘀血阻滯,有利於保持耳部血管的微循環。每週2次,7週內即能改善耳鳴耳聾之症狀。
【防耳鳴耳聾 保健4要領】:
1.減少脂肪含量食物的攝取,以免降低身體的抵抗力。老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控制在大約 40克,應少吃各種動物內臟、肥肉、奶油、蛋黃、魚子、油炸食物等富含脂類的食物。
2.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畜禽肉類、魚肉。蔬菜含鐵高但利用率不高,如油菜、菠菜、韭菜、黑米等。
3.多食含鋅食物。導致老年性耳聾的因素很多,缺鋅是一個重要原因。含鋅豐富的食物有:魚、牛肉、豬 肝、雞、雞肝、雞蛋、各種海產品;蘋果、橘子、核桃、黃瓜、番茄、白菜、蘿蔔等。
4.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活血化瘀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於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迴圈。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等。
【自我按摩治療耳鳴法】:此法簡單易行,對耳鳴耳聾之患者皆有較好的療效。
1.屏氣法:安定靜坐,緊緊閉嘴,以兩指捏緊鼻孔,怒睜雙目,呼氣衝擊耳竅,至感覺到轟轟有聲為止。每日數次,逐能見效。
2.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耳門,如此作6次,連作2至3個月。治療時,要保持心情清靜,方可見效。  
【中藥養生食療】:天麻燉豬腦
1.材料:天麻10克,豬腦1只。
2.主治:開竅,通血脈。
3.用法:將豬腦洗淨,切成小塊,與天麻同置瓦盅內;加適量涼開水,放入鍋內隔水燉熟。每日或隔日1次內服,3至4 次為1療程。

=================
「一樣米養百樣人」
天寬地闊的人生舞台,本就容人各唱各的調
凡事只能不斷的「將心比心」想.......慢慢找到人與人相處的平衡感

===========
有時候,當我們為了一點小事,或對方的不圓滿而生氣時,
這個時候,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多想想對方的優點,
只看到、想到好的那一面,煩惱自然就會很快的消除。
一旦熟練了之後,你的福報和種種善緣,都會迅速增加。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