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佛在三十年後等你


有愛不覺天涯遠
她十五歲那年,父親死於一場車禍。家裡塌了半邊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從小她就是父親最寵愛的寶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個沉悶的夏天,她封閉了自己,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她看著母親依然衣著光鮮地上班下班,和別人談笑自如,心就像被針尖一點點地刺了個遍。她不明白,難道父親的離去在母親心裡竟然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父親去世之後她的生日那天,母親一大早就起來上市場買東西,說要熱熱鬧鬧地給她過生日,並且叮囑她放學後把要好的同學都請到家裡來。晚上,她獨自回來,看到家裡流光溢彩,人聲鼎沸,桌子上還擺著三層的生日蛋糕,上面插著十六支蠟燭。她剛一進門就被一群男人和女人圍了起來,紛紛往她手裡塞禮物,祝賀她生日快樂。母親在旁邊興奮地介紹,這是趙伯伯,這是許阿姨……母親問:「怎麼沒帶同學回來啊?我準備了這麼多的菜呢!」
這樣熱鬧的場面,讓她不可抑制地想起了父親,突然悲從中來,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沒有爸爸的生日,我不快樂!」她把手裡的禮物統統摔在地上,又把桌子上的蛋糕砸了個稀爛,留下不知所措的母親和一屋子尷尬的人,頭也不回地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重重地關上。
那天晚上,她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壓抑的哭泣聲。她在母親的房門口站住,房裡的燈還亮著,母親背對著她,肩膀劇烈地抖動著。這是父親離世後她第一次看到母親哭,她也第一次發現,原來母親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她默默地站了一會兒,終於走進去,輕輕地攬住了母親的肩頭。
第二天,她起床時發現床頭放著一張字條:「嬌嬌,爸爸在天上看著我們呢,我們兩個在一起要快樂地活著,他才會開心。有愛不覺天涯遠,哪怕是隔著兩重世界。」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反覆讀著這七個字,淚如泉湧。
她上高三那年,母親因為公司績效不好失業了。母親從舊貨市場買了一輛三輪車,去水果批發市場批些水果回來,蹬著三輪車到大街小巷叫賣。有一次,她準備回家跟母親要錢買複習資料,走過一個路口時,正好看到母親的三輪車停在那裡,有個人在挑剔蘋果的顏色不好、價格太貴,母親謙卑地賠著笑臉,不住地說好話,那人還是不依不饒,秤完了非要再添上兩個。母親急了,正爭執的時候,突然有人喊:「警察來了!」母親一驚,錢也不要了,騎上三輪車就跑。那條街正在挖暖氣管道,母親沒留神,三輪車便歪進了旁邊新挖的土溝裡。她看見母親慌忙的爬起來,扶正三輪車,也顧不上撿掉落在地上的蘋果,繼續蹬著車往前飛奔。
她跑過去把地上的蘋果撿起來,看著母親瘦得厲害的背影飛快地消失在街角,她突然蹲在地上,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母親就是這樣艱難地供她讀完了大學。她又得到了全額獎學金,要出國深造。臨走的那天晚上,她抱著枕頭來和母親一起睡,母親把所有該叮囑的都叮囑了一遍。她依偎著母親,一直沉默,到開口說話時,已是淚眼婆娑:「媽,我走了,你怎麼辦?」母親拍拍她的頭,笑著說:「傻丫頭,有愛不覺天涯遠,我會照顧好自己的。等你回來,買了大房子,接我去享福。」母親輕輕地笑著,可是她的手卻是顫抖的。
學成歸來,已是兩年之後。她憑著優異的成績被一家大公司高薪錄用,還提供了樓房。
她把母親接到新家,母親歡天喜地地在陽台上種滿了花,把她的床單被罩都洗了一遍。有一天夜裡,她聽見母親一直咳嗽,起來去看,母親卻閉著眼睛,好像睡熟了。
第二天,母親說想家了,要回去。她急了,說:「你要回哪兒去?這就是我們的家啊!」母親執意要回,她無奈,只好送母親回去。母親回家後一直咳嗽,最後竟咳出血來。送母親去醫院檢查,竟是肺癌晚期。醫生埋怨她:「怎麼這麼晚才送來?」
「怎麼這麼晚才送來?」她一遍遍地問自己。九月的陽光燦爛耀眼,可是她的世界卻失去了顏色。
一個月後,母親靜靜地去了。最後的時刻,母親抓著她的手,嘴唇翕動。她俯身上前,把耳朵貼在母親的臉上,聽到母親用微弱的聲音說:「乖……不怕……有愛……不覺天涯遠……」
有愛不覺天涯遠!她跪在母親床前,淚如雨下。
==============

功德箱裡的錢
黃昏,寺廟裡靜悄悄的,香爐裡煙霧彌漫,僧人們正在吃晚飯。一個
男人悄悄地溜進寺廟,來到功德箱前面。
白天,男人曾來過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裡放錢。看看四周沒 
有人,男人便將功德箱放下,從裡面往外倒錢。在一邊兒,小沙彌和
師父看了個一清二楚。
小沙彌說: “ 師父,有人偷錢! ”
師父說: “ 我知道。 ”
小沙彌說: “ 我們去把他抓住 ……”
師父說: “ 不用。 ”
小沙彌急了: “ 師父,為什麼啊?他偷了我們的錢,他是小偷! ”
師父說: “ 他不是小偷,那不是我們的錢 ……”
“ 那怎麼不是我們的錢呢? ⋯⋯ ” 小沙彌盯著師父。
師父說: “ 那是人們放進去的錢,現在有人需要它,取出來,怎麼算是
偷呢? ”
小和尚聽了默默無語,他眼睜睜地看著男人將功德箱裡的錢取走。
等男人一走,小沙彌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裡面看了看,
說: “ 師父,裡面還有錢! ”
師父點點頭,說: “ 他只是拿走了他需要的那一部分。如果他是小偷,
還會留錢在裡面嗎? ” 小沙彌點了點頭。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黃昏,那個男人又趁著大家吃晚飯的時候溜進了寺
廟,他來到功德箱前面,看看四周沒有人,又將功德箱放下取錢。這
一次, 小沙彌和師父依然看了個一清二楚。
小沙彌見了,說: “ 師父,他是小偷,他又偷我們的錢了! ”
師父說: “ 人放錢,人取錢,人的錢人花,何為偷啊? 昨天他取走一
部分,因為不夠,再取走一部分,有何不可? ”
小沙彌非常生氣,可不敢發作,只好眼睜睜看著男人取走功德箱裡的
錢。
等男人一走,小沙彌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裡面看了看,發現裡面
還有錢,心想男人總算不太壞,便作罷。
此後,男人再也沒有來寺廟。
一年之後,男人再次踏進寺廟。男人來的時候不是黃昏,而是上午。
男人進了大殿,拜了佛,來到功德箱前面,他打開皮包,掏出厚厚一
沓錢塞進了功德箱。旁邊的人都張大了嘴巴--這男人也太慷慨了。
小沙彌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走上前去,問男人為何這麼大方。男人提
到了一年前的事, 他說自己那時候走投無路,非常需要錢,看到功德
箱裡的錢,就打起了歪主意,功德箱裡的錢讓他絕處逢生,現在他的
日子好了,他就來加倍奉還。 
小沙彌把這事告訴了師父, 師父說: “ 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只要
我們給別人一條出路,別人就能走出困境,最終,我們也能得到加倍
的回報。 功德箱,那是人們的功德箱,也是我們的功德箱啊! ”
後來,這事傳開了,寺廟的住持便特地放了一個功德箱在寺廟門口,
小沙彌專門負責管理這個功德箱。每天,小沙彌都會往功德箱裡裝錢
,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取錢。開始的時候,白天裝滿錢的功德箱,
第二天一早就變少了,可是幾個月後,再也不用小和尚往功德箱裡裝
錢了,每天早上,功德箱裡都是滿滿的一箱錢,小和尚不得不取出很
多錢,否則,裡面就裝不下了。 那裡面的錢,有人加倍奉還的,也有
人捐獻的。 加倍奉還的人想感恩,捐獻的人想行善幫助他人。
不必鄙夷任何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脊背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有 “ 清高 "
的資格!誰人不渴望一種尊貴? 何謂大悲 ? 同體即是大悲。
=================
退的學問

在都會區開車,常會在窄巷和別的車子「狹路相逢」,按照開車人一般有的默契,先進巷子或車先到中間線的有不必後退的「權利」,雖然如此,若對方後退不方便,也有人會主動放棄「免後退」的權利。誰進誰退,全憑開車人的默契和「心甘情願」。不過也有漠視開車權利,甚至步步相逼的,面對這種態度惡劣的開車人,也只能退之大吉了!否則就有吵起來,甚至打起來的可能。
其實在這個社會裡,「退」也是一種求生存的妙招,它在人際互動上產生的效果有時巨大得超乎人們的想像。
我並不主張人們凡事皆退,固然「退」有其作用,但凡事皆退卻會塑造出一種退縮怯懦的性格,而缺乏與人交鋒的戰鬥性格;雖然可以保全自己,但也會喪失很多機會!因此,「退」是一種手段與權宜,而不是目的與逃避,這是採取退的動作的人必須有的認知。那麼如何退呢?
首先,我們要瞭解「退」的意義與目的。一般來說,「退」有以下幾種目的:
1、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退」只是為了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方向,或騰出一些空間。好比兩車相逢,有時必須自己先退以讓來車,自己才有前進的可能,或是前進無路,只好後退另走他途。這種退,純粹是技術考慮。
2、保存實力:也就是說,正面對戰已無取勝可能,而且將耗損自己實力時,知此則可退,以補充戰力。
3、誘敵深入:也就是說,「退」只是一種手段,主要是使對手進入一個對他不利但對自己有利的戰場,但要追得不讓對手起疑,還須講究一點技巧。
4、以退為進:「退」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交換,更是一種條件!因此退也可以換取另一種形式的補償。所以在某種情況下,退就是進;若能「退二進三」;那麼退便能獲得更大的效益。
「退」,大有學問,能妥善運用必有大的獲益;倒是當你看到對手進時,必須提高警覺,千萬不要誤認為這是你的勝利,因而得意忘形。這種誤判所導致的失敗常常是措手不及,想都想不到的!

==============

午安 今日是9 月15日 好友 師兄師姐

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
你可以要求自己對別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 
你怎樣待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待你。
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學習雨水普潤大地而無求,大地承載萬物而無怨;
凡事用心包容一切,不去一較長短,心則安之。
=================
若以信為寶,
無能侵奪者,
心意坦然樂,
無諸憂患苦。
──《大莊嚴論經》

人有了信仰,就像人生有了光明,茫茫大海中有了舟筏,生命自此有了方向和力量;信仰也如柺杖、指南針,是我們很重要的隨身法寶。所以在佛教,皈依佛法僧三寶是信仰的首要:皈依佛,佛是我們的老師;皈依法,法是人生的真理;皈依僧,僧是大家的善知識,歸投依止三寶,能讓我們獲益良多。
此外,信仰的內容還很多,比方,我們要「信忍」,相信忍耐有力量,不能輕易衝動;「信施」,相信布施結緣能增加褔報,雖然是捨,但會得到更多;「信戒」,受戒、守法不越軌,人生會很安全;「信可」,覺得事情可以做的我才做,不可以做的就不做;「信順」,所謂順服大眾、順服天意、順服人意、順理成章,不能逆天行事、逆理行事;「信證」,有證據的我可以相信,是實在的、我可以得到的。
信仰對每個人的一生很寶貴。常聽到一些人揚揚自得的到處對人誇口說:「我什麼都不信!」這是很可怕的。你來到這個世間,怎麼可以什麼都不信呢?吃飯可以當飽,你能不相信嗎?穿衣可以遮羞、保護身體,你能不相信嗎?睡覺可以補養精神、恢復體力,你能不相信嗎?對人微笑、與人點頭能給人歡喜,你能不相信嗎?這些都是生活的信仰,是我們必須要相信的。
因此,對於真理的信仰、宗教的信仰、道德的信仰等等,都是別人搶不走的法寶,它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坦然快樂,無有憂患苦惱,心靈得到安穩自在!
==============
日出

幾個朋友到阿里山看日出,清晨5點32分,當金橘色的陽光通過雲層,由山峰間升起時,眾人興起一片歡呼,而小章卻掩面而泣。
眾人笑他是濫情,沒見過世面,不過是看個日出,何至如此?
眼淚也太廉價了吧!
小章ㄧ點也不生氣,只仰起爬滿淚水的臉,徐緩的說︰『我來之前,中風兩年的爺爺跟我說,他上過阿里山兩次,都沒看過日出,叫我一定要睜大眼睛好好看個清楚。爺爺說,很多景觀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人生際遇一樣........我第一次上山就欣賞到這麼美的日出景象,實在好幸福,好幸福.......』
沒有人再開口了.............

=================
快樂秘方

1、宣布今天為「我」日。
列出五件你喜歡但很少做的事,例如:買件漂亮的衣服、浸泡泡浴、看場好電影、聽美美的音樂、選本喜歡的書坐在麥當勞裡喝著咖啡聽著音樂,累時偶而抬頭欣賞來來往往的人群。
你也可以為自己一起爭取做這五件事。
2、不要說:
「只要我減掉十公斤,只要我有男朋友,只要我換了新工作,我就會快樂。」
為何將快樂推到以後呢?
完成一件工作,讀完一篇文章,整理房間,洗完今天的衣服,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能帶給你快樂。
3、讓自己忙一些。
勿嘗試迴避世界,你越忙於工作和交友,你就越能將憂慮拋在腦後。
4、為他人做些好事。
這不僅可以使你的情緒脫離痛苦,而且也因此使別人得到快樂。
你看:你是個多麼好的人呀!
5、微笑,認真的微笑。
研究顯示,我們可以「騙」我們的身體進入快樂的狀態,即使我們沒有真正感到快樂。
微笑和真正的快樂一樣,可以對我們的心臟、血壓、腦,產生實際的推動力。
6、行動起來!
如果你能抑制你憂慮的原因…
例如:完成最後限期的工作,那麼,立即做。
將你的憂慮使你受到傷害的情況告訴好友,並立即行動,從痛苦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7、接受這樣的事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們經常將自己和他人比較:
比較工作、比較成就、比較外型、比較能力;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他們的缺點和問題。
須知,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
8、將自己來一次改造。
對自己的外貌感到快樂,是精神快樂的一半。
換一個新髮型、做敷面的護理、穿著適宜清爽的服飾。自信和修飾外貌的人,可贏得他人較多的尊重。
9、要自我愛護。
或許童年時,當你不快樂,你的母親會讓你洗熱水浴;現在,你可以為自己溫杯熱茶,在床上靜躺一會。
你已成長,有能力自我愛護、自求快樂。
10、做一評估。
將你昔日做的所有事寫下來。
現在,你可以看出,生活不像你認為的那麼壞。
11、要運動!
心情不快樂,會損耗我們的活力和精力,因此,利用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是很重要的。
血液供給增多,不僅可增加你的精力,而且還可以改善你的精神狀態。
12、給自己處方不太貴的香草提神劑。
它們是香草精,滴幾滴即可使你的精神振奮,將你心中的不快驅散。
你不要認為這是小事而不做喔!
13、擁抱伴侶或孩子,或某物。
雖然你的寵物狗、貓不如你的伴侶、孩子那麼可愛、美麗,但是,撫摸或擁抱他,可使你的血壓和緊張降低。
14、將情緒低沈的想法拋到一邊。
如果你因情況而無法做什麼事,不必將它和他人商議,以免更引起你的注意而使你痛苦。
當情緒低沈的想法一進入你的腦內時,立即想其他的事。
15、快樂不一定是心砰砰跳的雀躍快樂。
我們需要的是溫和而持久的快樂,天天有快樂的心情,還可以保持健康耶!
16、從日常的小地方尋找快樂。
身旁的風景、花鳥、友人突來的電話KK都是你身邊的小事,然而他們帶給你的輕快感,可使你快樂。
17、吃健康的食物。
食物和精神有關。如果你想吃巧克力,要改吃複合碳水化合物XX麵條、米飯,因它們可以刺激身體製作較多的血清素。它是可使我們心情快樂的荷爾蒙。
18、到化妝品商店走一走。
索取一些免費的化妝品新產品樣品。瞭解化妝品的新趨勢,有利你的美容、護膚,你可從中得到快樂。
19、不要使自己難受。
總是杞人憂天地想著將來的事,會使你生活在憂慮之中。將那些想法完全拋在腦後,你只要想著如何使自己快樂的事就夠了。
20、用一束鮮花善待自己。
將它擺在床頭或辦公桌上,你一聞到鮮花的香味,便想到你對自己的好,心中會因此快樂。
21、大笑。
專家指出,造成全身活動的大笑,可使心率、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也會使製造有鎮靜作用的荷爾蒙增多。
22、不要總是夢想,要採取行動。
如果你想參加有氧舞蹈班,立即找出廣告,打電話去報名。
不要讓生活支配你,而是你要支配生活,行動是支配生活的重要方法。
23、打破慣例!
做些與日常生活不同的事情,例如:改變午餐的地方;早起一小時,到公園散步,這些都可以帶給你快樂。
24、和使你快樂的人交往。
你需要和使你沮喪的「朋友」保持聯繫嗎?
誰能使你大笑,你就可和他(她)交往。
這麼多快樂的方法,並不是要你每個方法都去做。
只是想提醒你:在繁忙的日子裡,有沒有記得讓自己快樂?!
==============

在心靈最微妙的地方

我的心底總藏著三個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驚。
因為我原以為自己很聰明、很客觀,直到經歷這些故事之後,才發覺許多事,只有親身參與的人,方能了解。
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種感覺,很難用世俗的標準來判斷。
當我在聖若望大學教書的時候,有一位同事,家裡已經有個蒙古症的弟弟,但是當他太太懷孕之後,居然沒作羊水穿刺,又生下個「蒙古兒」。
消息傳出,大家都說他笨,明知蒙古症有遺傳的可能,還那麼大意。
我也曾在文章裡寫到這件事,諷刺他的愚蠢。
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說:「其實我太太去作了穿刺,也化驗出了蒙古症,我們決定墮胎。但是就在約好墮胎的那天上午,我母親帶我弟弟一起來。我那蒙古症的弟弟,以為我太太得了什麼重病,先拉著我太太的手,一直說保重!保重!又過來,撲在我身上,把我緊緊抱住,說『哥哥,上帝會保佑你們。』
他們走後,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
不錯!我是曾經怨父母為什麼生個蒙古兒,多花好多時間在他身上。
但是,我也發覺,他畢竟是我的弟弟,他那麼愛我,而且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
我和我太太想,如果肚子裡的是個像我弟弟那麼真實的孩子,我們能因為他比較笨,就把他殺掉嗎?他也是個生命、他也是上帝的賜予啊!所以,我們打電話給醫生,說我們不去了……」
※※※※※※※※※※※※※※※※※※※※※※※※※
二十多年前,我作電視記者的時候,有一次要去韓國採訪亞洲影展。
當時出國的手續很難辦,不但要各種證件,而且得請公司的人事和安全單位出函。
我好不容易備妥了各項文件,送去給電影協會代辦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電話,說我少了一份東西。
「我剛剛才放在一個信封裡交給您啊!」我說。
「沒有!我沒看到!」對方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立刻衝去了西門町的影協辦公室,當面告訴他,我確實自己細細點過,再裝在牛皮紙信封裡交給了他。
他舉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說:「沒有!」
「我人格擔保,我裝了!」我大聲說。
「我也人格擔保,我沒收到!」他也大聲吼回來。
「你找找看,一定掉在了什麼地方!」我吼得更大聲。
「我早找了,我沒那麼糊塗,你一定沒給我。」他也吼得更響。
眼看採訪在即,我氣呼呼地趕回公司,又去一關、一關,「求爺爺、告奶奶」地辦那份文件。
就在辦的時候,突然接到中影「那個人」的電話。「對不起!劉先生,是我不對,不小心夾在別人的文件裡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
忘記是怎麼掛上那個電話的。
我今天也忘記了那個人的長相。
但不知為什麼,我總忘不了「他」,明明是他錯,我卻覺得他很偉大,他明明可以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發現的東西滅跡。
但是,他沒這麼做,他來認錯。我佩服他,覺得他是一位勇者。
※※※※※※※※※※※※※※※※※※※※※※※※※※
許多年前,我應美國水墨畫協會的邀請,擔任當年國際水墨畫展的全權主審。
所謂「全權主審」,是整個畫展只由我一個人評審,入選不入選,得獎不得獎,全憑我一句話。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尊重主審,一方面是避免許多評審「品味」相左,最後反而是「中間地帶」的作品得獎。
不如每屆展覽請一位不同風格的主審,使各種風格的作品,總有獲得青睞的機會。
那天評審,我準備了一些小貼紙,先為自己「屬意」的作品貼上,再斟酌著刪除。評審完畢,主辦單位請我吃飯,再由原來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
晚上,她一邊開車,一面笑著問:「對不起!劉教授,不知能不能問一個問題。沒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那幅有紅色岩石和一群小鳥的畫,您先貼了標籤,後來又拿掉了呢?」
「那張畫確實不錯,只是我覺得筆觸硬了一點,名額有限,只好……」
我說,又笑笑:「妳認識這位畫家嗎?」
「認識!」她說:「是我!」
不知為什麼,我的臉一下子紅了。
她是水墨畫協會的負責人之一,而且從頭到尾跟著我,她只要事先給我一點點暗示,說那是她的畫,我即使再客觀,都可能受到影響,起碼,最後落選的不會是她。
一直到今天,十年了,我都忘不了她。雖然我一點都沒錯,卻覺得欠了她。
三個故事說完了。
從世俗的角度,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協的先生是混蛋、那水墨畫協會的女士是蠢蛋。
但是,在我心中,他們都是最真實的人。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需要的,不見得是英雄、偉人,而是這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可以不忠於世俗,卻無負自己良心的人。
每次在我評斷一件事或一個人之前,都會想到這三個故事,他們教了我許多,他們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
當我看到心靈最微妙的地方,常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作者:劉墉
=================
佛在三十年後等你
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離家,雲山蒼蒼,心裏難免有幾分惶恐。
於是他在出發前特地拜訪了本地最有名氣的一位老和尚,請求指點。
老和尚正在河邊臨碑練字,用一根樹枝在沙地上揮毫寫意,見年輕人討問前程,就隨手寫了兩個字「無畏」。
老和尚並未擡頭,只是對他說:「人生四字秘訣,老朽先給你一半,已夠施主半生受用。」說完便又信自摹字。
年輕人便覺失落,不甚理解的離開了。
三十年後,這個年輕人已有了一些成就,當然也添了很多傷心事。
歸程漫漫,近鄉情怯,他又去拜訪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幾年前已經過世,僧人取出一個信封交給他,說:「這是師父生前留給你的,說施主日後必然來取,請施主自行打開吧!」
年輕人一振,慎重地接過來拆開封套,只見裏面赫然兩個字「無悔」。
年輕人頓感萬念攢心,涕淚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間,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決。
五年之後,同道僧人拿一貼佛寓告已經出家的年輕人,請接住持之事。
不解,僧人告曰:自施主三十年前前來求解,老住持已算准施主今日。
十年後,這位年輕人終成一代宗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