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幻想


習慣落日下細數夕陽的美,
習慣夜幕下寂靜的大海,
習慣稀疏天空中那最美麗的繁星,
習慣一個人靜謐的角落,
習慣一個人的節拍,
習慣一個人的舞蹈,
孤獨而美麗。

落日的餘暉
映照天空那抹殘紅是自己所愛,
流星的炫耀是自己的追求,
不在乎永恆,
只願擁有那剎那炫耀。
習慣一個人日出日落,
習慣一個人的形單影隻,
習慣一個人的煙火,
原來我已經習慣!

波濤壯闊的大海是自己心靈的歸宿,
靜謐時的溫柔,
像愛人在輕撫著自己,
是那樣眷戀;
潮起時的大海是那樣狂暴,
像一個發怒的情人,
把一切不滿與憤怒全部宣洩出來,
來證明它的愛情裡是容不得一粒沙子!

夜朗星疏的盛夏,
總是有你在點綴著那並不炫耀的星空,
你的永恆像個守護者在堅定
自己的執著,自己的忠貞!

http://youtu.be/sd7Tdrwk1Ak

偷偷地看你、偷偷地想你、偷偷地愛你…
最後,偷偷地哭了……
你說從此天涯陌路,
什麼是天涯,
轉過身背對著你,此刻已是天涯,
用一轉身離開,用一輩子去忘記…
從此你的幸福在與我無關,
剎那心如死灰。

總是守著那顆易碎的心度日,
如果自己是那個孤獨的守望者,
為什麼卻叫自己
守候的是那顆流星而不是那恆星。

自己一個人一直在尋找,
尋找那種感覺,
那種在寒冷的日子裡,
牽起一雙溫暖的手一起踏實的向前走!
一起走過生命中的日出日落,
一起走過生命中的大起大落,
一起走過生命中的光輝歲月!

任時光的手穿透歲月的輪迴,
無數次喚醒沉睡的記憶,
前生的笑容依然以不變容顏,
執著的守候在你出現的地方,
千年萬年的等待,
只為在美麗的時刻遇到你,
遇到那個值得我一輩子去珍惜的你,
那個陪在我身邊的你,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早已習慣,
習慣了這樣的寂寞,
所有習慣—
都是因為早已習慣等你……
==========================
世界再大也放不下我們的抱怨,

世界再小也能容下一切的祝福;

這個世界的尺度和你的心量成正比,

因此我們住在同一個世界,

卻活在不同的世界。

而若想活的開心,

不是身的所在,

而是心的所念,

所以不要只顧點綴你的住處,

而忽略心的安立。

心從不挑剔任何環境,

而貪心卻不滿足於任何環境。

==========================
一 種 心 情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
驀然回首,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

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
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不管親情、友情、愛情,能永遠珍惜就是好心情。

記得有一個經典短信這樣寫著: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
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
==========================
人生一百年,佛說十二部;
慈悲如野鹿,瞋怒似家狗。
家狗趕不去,野鹿常好走;
欲伏獼猴心,須聽獅子吼。
──唐‧寒山大士

人生百年,在這百年中,要如何活出不朽的生命呢?古人有所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我們能做到幾分?只要能做到其中之一,即對社會有貢獻;三者都能做到,就不辜負此生了。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後人將他一生的言教結集成十二部經典,這十二部,是依佛說法的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別,有散文體的長行,也有詩歌體的偈語;有佛陀的本生故事,也有以譬喻或論議來解說法義的體裁。不管以什麼形態來表現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慈悲。

「慈悲如野鹿,瞋怒似家狗」,要讓眾生了解佛法,必須「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如野鹿,質直無偽,溫和善良;憤怒則像家裡豢養的看門狗,經常保持警戒、吠叫。

「家狗趕不去,野鹿常好走」,家裡養的狗,要想把牠趕走,牠不肯去;反倒是野鹿,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消失在森林裡、草叢中,人心中的慈悲也一樣,只要無明風起,很容易消失無蹤。

「欲伏獼猴心,須聽獅子吼」,人心有兩面,一個是慈悲,一個是瞋怒;心如獼猴一般,會隨著境界而終日躁動不已,要想把這個妄心降伏下來,必須聽聞佛法。佛經裡常將佛說法比喻作「獅子吼」,一個人若能聽聞佛法,進而實踐佛法、體悟佛法,就能降伏自心的煩惱無明。

聽法很重要!人因為無明,面對種種外境時經常不能降伏自己的心,就會成為心的奴隸,喜怒哀樂都任由它來擺布;如果能藉由聽聞佛法而能明白自心,進而調伏自心,就能做心的主人,一切大地山河都能聽命於自己了!

==========================
不離不棄的人生


給自己一個最燦爛的微笑,
讓疲憊的心得到簡單的滿足。

給自己一個最深情的擁抱 ,
讓流浪的靈魂總能找到屬於它的家。

給自己一個最純粹的理由,
讓跳動的音符來和諧繁忙的日程。

給自己一個最鼓勵的眼神,
讓生命裏交匯的全都是真誠與自由。

給自己一個最高的獎賞,
讓困惑和無奈全都無法在心間駐留。

給自己一個最珍貴的短暫記憶,
讓回味塗鴉筆筆精彩的人生戰地。

給自己一片孤獨的空間領域,
讓心靈的享受沖擊所有的惑與非。

給自己一個最有潛質的自信,
讓美好在信仰裏畫上橢圓的符記。

給自己一個最有個性的起點,
讓每一次起跑都能有最合理的詮釋。

給自己一個最陰暗的角落,
讓煩躁的心得到它想要的安寧。

給自己一面最小的魔鏡,
讓前一分鐘還在痛哭陡然間會破啼為笑。

給自己一片最有創意的雲彩,
讓人生可以沒規矩也不用做方圓。

給自己一個最好的真實自省,
讓不苛求不索取不攀比都能自如駕馭。

給自己一個個微不足道的願望,
讓得以實現的喜悅總能夠將失落取而代之。

給自己一個最完整的人生答卷,
讓生命中的每一個分水嶺都能夠用逗號來完美小結。

給自己天空,現實就要笑對。

給自己安慰,自信就要仰首。

給自己未來,白色要搭燦爛。

給自己田地,大愛就要鑄就。

給自己,做自己,看自己,走自己,笑自己,惱自己……

用自己的每一個精彩片斷匯成的篇章,這就是我不離不棄的人生。
==========================
佛說:

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

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

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

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

⋯⋯

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

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

腳踏實地,不漠視,不虛度,有緣無緣,

一切隨緣,保持一份好心情,

就算心碎也要擁有最美的姿態。

==========================
對的事&對的人 


有一位員工跟客戶起了爭執,當客戶離去後,他立即被上司訓了一頓。

「分明是客戶無理,憑什麽指責我?」他感到氣憤不已。

「爭出個對錯或輸贏真的有那麽重要嗎?」大師問。

「當然,至少心裏覺得痛快些!」

「“覺得好”不如“做得好”,前者固然讓你一時過癮,但長遠來看,結果會越變越糟。後者雖會帶來暫時的挫折,但結果卻越變越好。」

「那不就是非不分了嗎?」

「當你懂得去做“對的事”,而不爭著當“對的人”,又何來是非?」

大家常有一種的錯誤的認知,以為要只能爭贏了就代表自己是對的。

其實呢,就算能爭贏是非、對錯,卻未必能贏得結果。
試想一下,當你爭贏了你的同事、朋友、配偶,你真的就贏了嗎?
想必是兩敗俱傷吧?
你們的關係只會變得更糟,不是嗎?

記住,多做“對的事”,別老爭著當“對的人”!
==========================
滂沱的大雨
就像老天爺
為了世間的不平
所流下的眼淚

每次的颱風來去
老天爺就為世人的罪業
流下蒼白的眼淚

身為人的 我
該何如有如斯
寬大的胸懷...

http://youtu.be/mZjEccSPpG4

==========================
「參禪何須山水地,
滅卻心頭火亦涼。」

參禪並非一定要找山明水秀的地方,
只要把心裡的妄想、無明、煩惱熄滅,
即使在大火裡,
也可以轉法輪,
也會感到身心清涼。

所以,奉行人間佛教的人,
何處沒有禪呢?

禪是活潑的,
只要能在參禪中,
體悟萬法皆空的法性,
生活裡,就會感受到
「青青翠竹,總是法身;
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因此,行住坐臥是禪,
揚眉瞬目是禪,
只要心神領會,
人間哪裡沒有禪?
==========================

莫以貌取人, 做自己的貴人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

無奈飯店的夜班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

若是平常,我會送二位到沒有空房的情況下,用來支援的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

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還是蠻乾淨的,因為我要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

這位年輕人很誠懇的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的說:「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
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他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 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楝旅館就是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徵,也是各國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 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是什麼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生涯的命運?

毋庸置疑的是他遇到了「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高峰,不要輕忽任何一個人,不要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莫以貌取人,史丹佛大學的由來

好幾年前,哈佛校長的『著相,以貌取人』(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付了很大的代價.......

有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棉布衣,而她丈夫則穿著便宜西裝,就去拜訪哈佛校長。祕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先生輕聲的說:「我們要見校長。」
祕書很不禮貌的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鐘頭,祕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然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裡,於是終於通知校長說:「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校長很有尊嚴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面對這對夫婦。女士告訴他:「我們兒子曾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丈夫和我想在校園裡為他立一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被感動,反而覺得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的亡者建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會像墓園一樣。」
女士很快的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的看了一下棉布衣及粗布便宜西裝,然後吐口氣說:「你們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嗎?我們學校的建築物超~~過七百五十萬元!!」
這時,這位女士沈默不講話了。
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志得意滿、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感覺良好)時,其實是輸的開始)只見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只要七百五十萬就可以蓋?那我們何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她的丈夫點頭同意。
哈佛校長覺得很困惑。就這樣,史丹佛先生夫人(Mr. and Mrs. Leland Stanford) 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
現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無心才能心安


廣欽老和尚是當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禪定,終生宣導念佛法門,可以說是禪淨雙修的典範。
他的神異事蹟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禪、降伏猛虎、大蛇皈依,在泉州就是有名的伏虎和尚。
例如他曾進人禪定長達四個月的時間,呼吸與脈搏完全停、止,經弘一法師三彈指,才從定境中出來,使弘一法師讚歎說:“這麼深的禪定,古今少有。”

又例如,他在三十六歲時,因睡晚了延誤打板時間,深自懺悔,從此立志不倒單,長坐不臥,終生不睡床長達六十年,臨終也是坐化圓寂。
再例如,他七歲開始素食,由於在山中修行之故,從五十歲後只吃水果,不再火自,在臺灣被尊稱為“水果師”。

又例如,除雨天之外,夜間喜歡在草地林間靜坐,凡是他靜坐之處丈內方圓,露水不濕,也無蚊蟲,被目為神異。⋯⋯

這些修行事蹟,廣欽老和尚的弟子和一般佛子都口耳相傳,知之甚詳。
但是廣欽老和尚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常教人“老實念佛”,一天無事,可以老老實實念佛,那是最幸福的事了。
這是經歷過千難萬磨的苦行之後,真正的慈悲,因為要像他那樣悟道太艱難了,念佛是最簡單可靠的。

在廣欽老和尚的教化中,我覺得最受用的是他常講無心、隨緣、破我執。
他說:“怎樣才能心安?就是要無心。”“"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無事、無煩惱,就是西方。”“善知識在哪里?在心。”“修行不能執著,執著即生煩惱。”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是功夫。”
“平常即對任何事無掛礙,免得臨命終時,念頭一到,就要繼續輪回了。”
“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別心,就是修苦行。”
“無色相之心,才是學佛。”

廣欽老和尚不識字,所以他的教言全是自己生命的體驗,他的世壽有九十五歲,但一生平淡、自然、隨緣、無掛礙,應該得力於他的無心吧!
甚至在他圓寂的時候,遺言也是“無來無去無大志”(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事情),每想到廣老的這句話,就仿佛看見了鳥飛於空中、雲無心出遊、風自由自在。

老和尚很少提到經典,但他說:“經典就是路徑,所以看經才知道修行的路是怎麼走。”又說:“《心經》裏,‘自在’兩個字最重要。”

廣欽老和尚生前,很少講經、很少做法會,也很少趕經懺,他總是坐在一張舊籐椅上,像一座山,讓景仰的人朝聖。因為他,土城的荒山成為聖地、六龜的僻野成為寶殿;因為他,使盛唐禪師的氣象,在臺灣靈光一閃。

如今,青山依舊在,廣欽老和尚不在了,不,他是化成許多虛空的山,存在無數人的心裏,只要一想到他那莊嚴的坐姿、慈悲的臉容,心裏就安靜了。

http://youtu.be/nnNJMD33mVE
==========================
男女之間

中年男子要坦然面對自己,
思索生命價值和意義,
積極參與社會相關活動,認識新朋友.

中年女子要掌握人生自主權,
不用太在意他人的評價.
遇到人生低潮時,別急著否定自己.

老婆是大樹,千萬要抱住;
情人是小鳥,千萬別餵飽;
老婆是個寶,她吵你別吵;
情人是小草,誰拔跟誰跑;
都說紅顏好,不吵也不跑;
就是不好找!

==========================
王永慶的一席話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 , 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數千萬元

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 , 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 一旦發作起來 , 其攻堅滅頂的力量 , 無物能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 , 需費時一個月 , 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 , 需耗時數十載 , 但要倒閉 , 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 , 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

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 , 是什麼東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項:

1. 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2. 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3. 頑固不冥的個性.

4. 狹隘無情的心胸.

檢查看看我們隨身攜帶幾根火柴棒?

http://youtu.be/ZVW3BLFdaLs
==========================
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驛站。
若累了,就先停一停,彈去僕僕風塵,靜靜的休息,
會感覺斜陽碧樹映晴空,陣陣清風送晚涼.
醉賦詩章嫌日短,夕陽一抹耀霞光,

風,是輕柔的,夜,是美麗的;
若苦了,就笑一笑,用清水淨面,昂首凝望陽光,你會感覺:

天,是遼闊的,雲,是散淡的;
若痛了,就靜一靜,深吸一口氣,緩緩的呼出,你會感覺:
人,是無悔的,心,是堅強的。人生,就是享受寂寞。

儘管苦澀難耐,也要勇於面對,
因為我們心底善良,因為我們也許再也沒有選擇;

儘管焦灼無助,也要微笑坦然,
因為狂風暴雨是自然的風景,因為人生需要灑脫;

儘管生不如死,也要昂首凝望,
因為手心裡有溫暖,因為活著就是一種磨礪。

眼淚,只能讓心更純澈;
歎息,只能讓路更執著;
只有堅強,我們才會精彩的活著!

==========================
笑與哭


在一個人的感情上,有笑與哭的兩種神情表示,

但是笑與哭都是人類生活中,悲與喜的一種感情宣洩,

並且反應著善美與醜惡、歡樂與痛苦,積極與消極的人生。



真情的笑,傷感的哭,都是一個人的真實感情表達。

所謂:人不傷心不流淚,人在極度歡樂或痛苦的時候,

應竭力控制自己,平衡情緒。

勿以得而狂笑,勿以失意而悲泣,

這才是一種自我泰然合諧的人生
==========================

智者不惑


1.被人羞辱——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
2.面對反對意見——聽,並且思考
3.犯錯——年少輕狂未足奇,知錯能改真俊傑
4.煩惱之事——心事不能隨便說
5.謠言——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糾纏下去
6.別人的臉色——不必太在意,做自己該做的事
7.坐冷板凳——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8.橫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9.入行——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10.交友——朋友可“多”但勿“濫”
11.辦事托熟人——朋友多是快刀手
12.求職被人拒絕——從低處做起用能力證明自己
13.要求加薪——問問自己底氣足不足
14.跳槽——“跳”還是“不跳”,三思而後行
15.發現別人的隱私——把別人的私事當成過眼雲煙
16.與人爭論——逞一時口舌之快不算贏
17.出現小矛盾——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
18.被人誤解——自己心安,天地自寬
19.拒絕別人——勇於說“不”,該出“口”時要出“口”
20.遭遇小人——小心防範,保持適度距離
21.爭名奪利——莫為名利遮望眼
22.回頭草吃不吃——好“馬”要吃回頭草,能屈能伸大丈夫
23.勸架——學會打圓場,息事寧人得人心
24.說話得罪人——管住自己的嘴巴
25.批評別人——委婉一點,含蓄一點,巧妙一點
26.揭短——打人不打臉,揭人別揭短
27.“變臉”——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必需
28.生意競爭——好處不要自己占絕,要分他人一杯羹
29.面對自己討厭的人——學會與不喜歡的人共處
30.抱怨——把不滿掛在嘴上的人最容易吃虧
31.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有仇不報亦君子
32.別人犯錯——以寬人之心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33.吃虧——吃虧有時就是佔便宜
34.得禮讓人——以德報怨是最佳人情投資
35.人在屋簷下——該低頭時得低頭
36.人生的十字路口——無怨無悔我走我路
37.求人——善借他人之力,該求人時還得求
38.嘲笑——當成認識缺點、改正缺點的機會
39.失意——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外雲卷雲舒
40.面對別人的失意——切不可言己之得意事
41.挫折——跌言起伏的人生才能創造偉
42.被人輕視——用行動,而不是用嘴巴證明自己
43.遭遇不公——適應必須適應的,改變能夠改變的
44.懷才不遇——努力打磨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45.外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婚姻中不能承受之痛
46.分手——好聚還要好散
47.婚前財產公證——愛情到底用什麼來衡量
48.試婚——慎重試行
49.夫妻吵架——吵架傷神,沒有必要爭個你輸我贏
50.嫉妒——葬送愛情和幸福的最烈“毒藥
==========================
《如何修證佛法》~南懷瑾


一切唯心沒有錯,這個身體也是唯心的,如果只認為心理狀況屬於一切唯心,這個身體還是轉不了,這是第一點。真的認為包括身心的一切唯心,此身沒有轉不了的道理。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此身也是唯心中間的重要東西,此身既不能轉,這一種修養最後還是靠不住。順其自然的人,不能叫做“了”了生死。因任它生自來,任它死自去,生怎麼來,何必問!它已經來了嘛!將來怎麼死,何必問!到死的時候就死了嘛!這並沒有徹底的明心見性。

現在告訴大家,為何需要打坐修定。
打坐盤腿修定,與明心見性沒有多大關系。
真的明心見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絕對的關系。
若想回到本來清淨面目,進一步轉換這個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
除此之外,無第二條路可走,而且非經修持功夫不可。
為什麼?明知那個是自然的東西,但是這個自然的東西,被無始以來的塵埃塗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
因此修各種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後,才能見本來。
禅宗、大手印,等等都對,先見本來,慢慢再談清理。
但是這樣的人,會產生一種毛病,就是往往落於自然外道,只求自然,不做功夫了。

所以後世一般禅宗,像剛才說的,用放任自然這個方法,以及密宗大手印的方法,最後充其量只轉心理狀況。真到要死的時候,身體痛得哎喲、哎喲叫,鼻孔上了氧氣罩時,空不了啦,那個能照的東西,意識所造的沒有了,還是黑茫茫的過去了。

所以學唯識要知道,六祖也講過: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六七識容易轉,念頭一空,三際托空,第六識轉成現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進步,第七識也可以空掉,這容易,是在因位上轉的。
很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菩薩,果上就難了。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包括了這個肉體;
第八阿賴耶識除了包括肉體外,也包括了整個物質世界。
五八要果上圓,要證到了果位才能轉,談何容易!
要修就修個全的,修一半只好來生再來,如果來得及,最好這一生完成了它。

真正想求道,第一先要把學理搞通,尤其是這次講課所摘錄的經典,不管楞嚴經也好,法華經也好,乃至現在所摘錄的瑜珈師地論,都有弄清楚。
瑜珈師地論是講修持程序最重要的一本書,這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很懇切地告訴我們一步一步的功夫,及修證方法。另外配合現觀莊嚴論研究,講四加行。
這個重點是一句話:心物一元。他的重點以調整四大為第一要務,四大沒有調好,而想求得定境,求得性空的境界,都只是第六意識的幻想而已,事實上就有這麼嚴重。

  四大調整好了,才能夠到忘身,轉化第六意識,初步可證得人我空。拿禅宗來講,才是破初參,破初關。如果你念頭上偶然出現一點清淨,那只是意識狀態,並未證空,這一點千萬要注意。

  要調整色身,第一個是戒律的問題,而且偏重於小乘戒律,就是如何去淫欲之念、愛欲之念。
要去淫欲念,首先要不漏丹,這些修證程序是散置在佛經裡,不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這條戒律並不易做到,真做到了,又要了解如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唐末五代以後,中國道家的丹經特別多,就是這個原因。
學佛的斥之為外道,看都不看,如以華嚴經的偉大境界來說,你就不會不看。
為什麼道家的丹經特別多,因為修禅定的經驗,而偏向於講氣脈。
你懂得了以後,看道家的東西也都沒有錯。
不過有一點,密宗講的三脈七輪,道家講的奇經八脈,都是在定境中自然起來的現象。
古人把這個經驗、現象告訴我們以後,後世人又倒因為果,打坐時,拼命在那裡搞氣脈,這就完了,精神會分裂的,古人傳述是對的,你卻錯了。
==========================
【聽即解脫咒】此咒語傳承自蓮花生大士的伏藏法,隱藏於文武百尊守護的壇城中。
由於偉大的慈悲心,蓮師給予懶惰的人類及無知的動物這些咒語,讓他們得以從下三道獲得­解脫,最終證入佛道。
蓮師說:「聽即解脫,只要聽到這些咒音就已足夠。  
聽到咒音之後,心中所留下的感官印象,將成為未來中陰身時普賢王如來引領此人的吉祥征­兆,並成為獲得未來成佛之功德益利的器皿,進入密宗之道,確定未來可以成佛。
根據這個預示,虔誠祈禱持誦此咒者,將帶給眾生無量功德利益,小至昆蟲,大到人類。
  
Ah Ah Sha Sa Ma Ha
  阿 阿 夏 沙 嘛 哈
Ma Ben Dharma Ra Ra
  嘛 北 當 嘛 RA RA
Ha Gan K(g)a Ah Sha La
  哈 港 嘎 阿 夏 拉
Sa Den Dharma Da Li
  沙 殿 當 嘛 達 哩
Ga Ha Na Ah Li Ta
  嘎 哈 哪 阿 哩 答
Ha Ma Sa Sha K(g)i U
  哈 嘛 撒 夏 給 優

==========================
人因為有選擇所以變得違反規則
一般人生活在現今繁榮的經濟體系下
任何人事物中都有很多的選擇
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
變成了大部份人的習慣
當你看著別桌跟你吃的不一樣時
你可能開始懷疑是不是他們的比較好吃
所以每當拿起菜單目錄看到一大推的菜名
你只好又開始舉棋不定啦

當你看到朋友同學日子過的不錯
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選錯公司
於是三心二意工作不力結果每況愈下
當你逛街看到美女辣妹
你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娶錯老婆交錯女朋友
回家便沒好臉色看感情怎麼會好

也因為選擇多了更容易使自己迷失
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有時侯沒有選擇會比有選擇好
在今天你如何重新面對你的工作
如果沒有選擇生命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
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
在消失與浮現不斷的重複之中獲得解放與安慰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吧
==========================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
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開不開心
結不結婚要不要幫助人
自己能安排的皆屬之

一件是別人的事
小張好吃懶做小陳婚姻不幸福
我幫助別人人家卻不感激
別人在主導的事情皆屬之

一件是老天爺的事
會不會颳風地震戰爭開悟成道
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
都屬於老天爺的管轄範圍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
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
理好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這只是靜心在哲學上的詮釋
知道並不代表你能辦到

除非你能進入靜心狀態去觀照
你就會如實發現
天底下真的只有這三件事
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下次心情不好時 趕快問自己
那件事到底是誰的事

http://youtu.be/vvoWBVzdN18

==========================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效率,要求速度的時代。
效率與速度的講求,
固然使我們大大地改善了生存環境、提升生活水準、
但是也連帶的給我們帶來了精神的緊張和和心情的不安。

人生的幸福,如果只是外在的物質富足,
而少了內在心境安寧,就稱不上完滿的幸福。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就曾寫下這樣的句子:
「唯有美好的平和,才適稱幸福的人生。」

因為有了平和的心靈,
才會流洩出快樂的、滿足的、親密的感情,
才能孕育樂觀、積極、健康的意念;
這樣,人的心智自然也就充實發達,完滿的人生才會實現。

http://youtu.be/O5D-Y_WCvWc
==========================
人免不了遭逢不如意的事,或因長期的刻板工作,
緊張的生活,而產生情緒困擾的反應。

甚至有些人,無緣無故覺得情緒低落,打不起精神來,
這是現代人常有的精神疲乏,只要加以調適,
改變一下生活的作息,就會有新的心情。

誰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是疲乏,休息幾天就會過去。
倘若休息、安排休閒或旅行,仍不能紓解它,
那麼調整自己的生活,給自己打氣,力求振作,就有必要。

==========================
如果只是不停地追趕時間,卻沒有學會靜下心來,
那麼,歲月將如流水,徒然滔滔逝去,生命卻不曾傾注其中。

有些時候,你需要的只是無所謂的放鬆。
凝視一朵花的開啟。
追隨貓咪的腳蹤。
散一個長長的步。
仰望流雲不斷變化的天空。

就這樣,安靜的,悠閒的,消磨一整個早晨或黃昏。
你問,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嗎?
親愛的,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有一個目的,也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得有一個答案。

不為什麼而做的事,卻往往能讓你的靈飽滿,
把你的心清空。

無所為而為,生命自在其中。
==========================
一天的難處 一天就夠了


有個小園丁,每天早上都要負責清掃花園中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件苦差事,尤其到了秋天起風時,樹葉就會落滿台階,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畢,讓小園丁頭痛不已。

  這天,他突然靈機一動:「如果我用力搖晃樹幹,把樹上的枯葉全都搖下來,明天不就可以休息了嗎?」於是他使勁的搖著樹幹,讓樹葉紛紛落下,雖然這天特別疲累,但他心想,明天可就輕鬆多了。 

  然而第二天,小園丁到花園一看,卻依舊是滿地的落葉;他忍不住哀嚎:「早知道今天還是得面對這些煩惱,昨天根本是多花力氣啊!」

《聖經》告訴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當明日的憂慮成為今天的重擔,往往讓我們感到寸步難行、彷彿身陷泥淖,更無法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再多的憂慮,也無法改變現況,但若能把握當下的每時每刻,讓自己全力以赴,每個明天都將充滿無限可能!

==========================
如果真的丟了自己
就會真的消失了...
決心,不知該由何種因素來催醒......
==========================

人生定律


1、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
2、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
3、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
4、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
5、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
6、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
7、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
8、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
9、喜歡佔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
10、喜歡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11、喜歡享福,痛苦就越來越多;
12、喜歡學習,智慧就越來越多。


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 ? 談笑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 ? 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 ? 天地之間。
從神到我有多遠 ? 覺醒之間。


夢: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難以清醒;
話:不能說得太滿!滿了,難以圓通;
調: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難以合聲;
事:不能做得太絕!絕了,難以進退;
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難以自拔;
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難以明志;
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
==========================
處處禪機 


不堪一比 
有許多人來找禪師訴苦,都認為自己是世間最苦的人。
禪師說:「請你們把自己認為最痛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
大家立即照辦。
禪師接著說:「現在請將手中的紙條與別人交換。」
眾人在交換閱讀過別人的痛苦後,紛紛發出驚叫,急忙要回了自己的痛苦。


誠實之花
一位禪師為挑選自己的衣缽傳人,發給眾多的門徒每人一包花籽,宣佈誰種出的花兒最美麗,就傳位給誰。
比花的時候到了,眾人各自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來接受禪師的挑選。
只有一位弟子捧著空花盆,神情坦然地站在一旁。
誰也沒有料到,禪師最後選定的衣缽傳人竟然就是這位弟子,原因是他的花盆裡開滿了誠實之花。
原來禪師發給大家的花籽全部都煮過,根本就不可能發芽。


把線畫長
一位武林高手在一次比武中,因找不到對方的破綻,被對手擊敗,他就去求教一位禪師。
禪師在地上劃了一條長線,要求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令這條線變短。
武林高手百思不得其解。
禪師在原來那條線的旁邊,又劃了一道更長的線,兩相比較,原先那條線看起來確實變得短了很多。禪師解釋道:
「打敗對手,不在於攻擊對方的弱點,只要你自己變強,對方便如原先那條線一樣,也就在無形中變得較弱了。」


捂緊枕頭
一位著名學者背地裡散佈了許多流言,中傷一位具備非凡智慧的禪師。學者一日自悟,深感內疚,到禪師處負荊請罪,表示要盡力將流言予以澄清,還禪師一個清白。
禪師聽後拿出一個鵝毛枕頭,說道:
「別的你都不用做了,只請您將這枕頭在大街上打開,讓裡面的鵝毛隨風飄散,然後將鵝毛一根不少地幫我撿回來。」
學者面露難色:「這我可能做不到,因為鵝毛那麼輕,一陣風來,就不知飄到哪裡去了。」
禪師微笑道:「您說得很對。其實流言如這鵝毛一樣,一旦四處飄散,又怎能收得回來呢?不如我們今後儘量捂緊枕頭,千萬別輕易打開它吧!」


倒空杯子
一天,一位學者專程到一位禪師那裡問禪,禪師只是以茶相待,並不說禪。他將茶水注入學者的杯子,杯滿後,還在繼續注入。
學者看著杯子的茶水不斷地溢出杯外,實在忍不住了,說道:「已經溢出來了,請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現在這只杯子一樣,」禪師答道,「裡面完全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你不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永遠不滿
一位青年渴望創新,求教于禪師。
禪師取出一個罐子,讓他往裡面裝滿石頭。
裝滿石頭後禪師問:「還能裝嗎?」
青年回答:「不能。」
禪師抓起一捧沙子灌進了石頭縫中,最後居然裝進去了一大堆沙子。
「還能裝嗎?」禪師又問。
青年回答:「這回真的不能再裝了。」
禪師提起水壺往罐子裡注水,又裝進去了很多水。青年因此頓悟,在自己的事業上通過創新,很快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http://youtu.be/A2zWCEV9i7w
==========================


==========================
找到自己
成功沒有捷徑,
也並非只有一個方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
發揮自己既有的獨特潛力!
祝大家的周末都有好心情唷~宣院祝您週末愉快!(^_^)
==========================
換個角度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做人的榜樣就是導師。

==========================
不喜歡你的人,看你全是缺點
喜歡你的人,連缺點都看成優點
沒有人給的指標,自己喜歡就好也不錯

✔總是在疼過自己之後才能學會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親愛的 午安 好心情一整天——■ 渝涵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