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三寶

『何謂三寶?』
  前面有說,我們求道也就是在得三寶,得了三寶之後照愿而行
,可以超生了死,免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苦,古時修行人的千里訪明
師,萬里求口訣,為的也是這三寶,三寶這麼寶貴,究竟什麼是三
寶呢?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道的
三寶即是:「關、訣、印」。

第一寶:『玄關竅』
  什麼叫做玄關竅?「玄」就是非常玄妙,妙不可言;「關」出
入來去之關卡;「竅」即是一個小孔隙,玄關竅簡單的說就是我們
靈性出入的門戶,是正門,是通天的竅口,能不能成佛作祖全憑這
一點,如何證明呢?五教聖人用來暗喻此竅的讖語有很多,以下我
們列舉幾個來印證: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說:「什麼人可以出入不由正門戶!既然出入要從正門戶,為什麼
不由此正門之道出去呢?」這就是孔子在暗指人有一個靈性的正門
戶。
  子曰:「人若一竅通,則不死者,壽在神也。」這句話的意思
即是說:「能得明師一指打開這個生死門戶,即能超越生死輪迴,
得無量壽」就是在暗指打開玄關竅門的尊貴。

  耶穌:「背自己的十字架見上帝。」這個十字架就是明師所指
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
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正法眼藏,也是在暗
指玄關竅。
  古人說,人有「七孔八竅」,
我們算一算我們的五官,兩個眼睛
、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加上一個
嘴巴,總共只有七個孔竅,那麼第
八竅在哪裡呢?就是這個靈性出入
的生死竅,也就是玄關竅。

  說了這麼多,玄關竅到底在哪
裡呢?也就是在剛才道師所指點的
地方,當我們在父精母血交媾受胎
的那一剎那,上天賦於人的「本性」就是居住在這裡,所以這一竅
又稱之為「祖竅」,今天我們已經得授天命明師一指點,打開這個
生死的門戶,今後只要我們正守本位,認理實修,死後我們的靈魂
就會由此竅出去,直達聖域「觀音淨土」,超生了死;若是無經天
命明師指點,自修自煉者,則從泥丸宮出去,靈魂只到氣天;另外
從四旁門出去者,就通通到地府,什麼叫做四旁門?就是眼、耳、
口、鼻,從這四門出去者,則落入六道,輪迴生死。

  天命明師一指點,就能超生了死,免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苦,原
因除了是靈性可以由正門而出,直登聖域觀音淨土之外,還有一個
心法存在,就是以下十點:

     指其本然面目點  指其虛空同體點
     指其虛空同用點  指其至尊至聖點
     指其本然良心點  指其妙相莊嚴點
     指其萬彙造化點  指其萬善自然點
     指其三天依止點  指其迴向有情點


  所謂「點」就是宗旨,這十點的意思乃是:

一、指其本然面目點:
  道師一指就是告訴我們,這一指是在指我們的本然面目。我們
  的本然面目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那就是以下各點所形容的:虛
  空同體,虛空同用,至尊至聖,本然良心,妙相莊嚴,萬彙造
  化,萬善自然,三天依止,迴向有情。

二、指其虛空同體點:
  「虛空」名為「道」,我們的本然面目與浩瀚宇宙中令人敬畏
  的「道」是一體的。

三、指其虛空同用點:
  道雖虛空,但並非空無所有,空無所用,它就像老子所說的: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四、指其至尊至聖點:
  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的本來佛性,乃是非常尊貴神聖
  的,是與老娘同體,如是至尊至聖。

五、指其本然良心點:
  咱們之本來即是良心,此良心乃是先天固有,不學而能、不慮
  而知,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均是良心,先天俱有之德性德能
  ,是故由良心所流露出之仁義行為,即是本然之行為。

六、指其妙相莊嚴點:
  本然面目無形無相,雖然眼不能見、耳不能聞,但其乃實相莊
  嚴,詩經曰:「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七、指其萬彙造化點:
  此一指之處,乃是宇宙間天地萬物造化之根源也,生生化化的
  總元素。

八、指其萬善自然點:
  宇宙間一切至善之行為、事物、原則、原理,都是從那一指之
  處出來的。

九、指其三天依止點:
  三天,就是指理、氣、象三天。三天如無這一點就不能存在。
  這一點在宇宙間稱之老娘、上帝、天或稱道、無極,在我們
  身上叫做自性。

十、指其迴向有情點:
  這一點做什麼用呢?一切的至善至美的德行都要迴向眾生,為
  眾生謀幸福,使眾生能夠超凡入聖超生了死,卻,非是為自己的
  超生死。
  由上述可知,明師一指的真正意
涵乃是要大家明白:我們的身上都有
一位無生真人,自性就是佛,離性無
別佛,向外求佛,勞心費神,卻是離
佛更遠,萬劫不見佛。要明白,自性
本自清淨,自性本是絕塵,本來的面
目乃是至尊至聖、虛空同體、虛空同
用、妙相莊嚴、萬善自然的,不依於
一切神通,不依於世法佛法,不依於
四大五蘊,也不依於不捨不取不依之
心,一念無邪自性佛現,一念妄想佛亦眾生,佛與眾生一念之別而
已,所以今天我們得受明師一指點,只是在告訴你,我們身上本有
一尊如如自在的自性真佛,具足一切智慧,他就住在玄關竅這個地
方,歷經萬年,我們都已經把他遺忘,今天,我們來到佛堂,明師
再提醒我們,如果大家都能明白,那麼自然能夠超生死。

  以上,我們可以了解,明師點開玄關竅可以讓我們見到本來面
目,讓我們知道自己原來具備與佛同樣的佛性,如果能夠明心見性
,那麼即刻超生死而無生死了。但是如果還不能了解,那麼也不要
緊張,現有住世一代祖師可以給我們心法印證,解除我們的疑惑讓
我們開悟,況且我們已經求了道,也在天堂掛了號,只要我們這一
世守著我們的良心,盡力去做利益社會、利益人群的事情,那麼百
歲年老之後,自性就能由此正門而出,往生聖域佛土----觀音淨土
,得證菩薩果位。

  所以常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九蓮聖道的殊勝若非機緣成熟
,任你花再多的錢財,鑽研千經萬典,只要少了天命明師這一點,
就差之亳厘,失之千里了。所以今天大家得到這一點,真是得來全
不費功夫,希望大家能好好體悟,珍惜這世上獨一無二的自家珍寶



第二寶:『口訣』(十字真經)
  口訣就是道師所傳的無字真經:
            ○
            ○
        ○○○○○
            ○
            ○
  這無字真經並非「無字」,而是蘊含著天機,所以又叫口傳心
印之法,也因為這十字蘊含天機,所以我們大家都「不可洩漏」!

  祖師開示:十字真經的涵義甚廣,無法以文字幾句說盡,簡言之,有以下十點:

一、用在三寶則是口訣。
二、用在人身則是玄關。
三、用在合同則是雙手交叉。
四、用在天地則是十方,四方六合。
五、用在萬物則真理,十字之中成一點,由一點而散十方(萬殊)
六、用在行為則是道德,經為道,緯為德。
七、用在世間則是經緯,直為經,橫為緯。
八、用在人事則表示圓滿。(在數)
九、用在事理則是陰陽。
十、用在修持方面,則是統四端兼萬善。

  在青陽期與紅陽期的時後,因天時機運的關係,當時明師所傳
的口訣與現今白陽期並不相同:
拜法 口訣 劫數掌道盤掌天盤應運期朝  代 










9劫


伏羲氏


1500年伏羲至周公時代













18劫



四正文佛
姜子牙
(阿彌陀
佛化身)

 




3000年周朝至清朝









81劫




火精古佛
化身
水精古佛
化身

今住世祖乃是
圓普老祖師,淨蓮祖師



10800
道光元年開始(民國時代)


  口訣即是與佛通訊的密語,人生在世難免碰到危難或不可抗拒
的災劫,此時倘若一心持念十字真經,三寶合用,自然能感應仙佛
來搭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所以今天得這口訣,千萬不可輕忽,
倘若輕忽,就是輕視自己的生命。然而「劫難」也不僅是指外來的
災變,其實真正劫難,乃源於生死輪迴的種子,一個邪念無明,即
是一個生死,所以我們也可以藉著默唸口訣來降伏我們不好的念頭
,妄念不起就不造生死業,不落輪迴。

  受持口訣的另外一個意義,也是在啟發修子要心常存慈悲佛心
,勸化人心,使眾生覺悟人生的根本,去惡向善,克盡人倫大道,
達到成仙成佛的目的。白陽期十字真經貫三天,受持十字真經,一
心清淨,廣為人說大道普傳之殊勝,宣揚真理,有不可思議之功德
,所以大家得了口訣也要像仙佛一樣口碑載道,廣度眾生。

第三寶:『合同』(子亥訣)
  做官憑官印,修道憑合同,合同就是通天大印,又稱手印,也
叫做子亥訣。明師傳合同,子亥相掐懷中抱,二六時中不離道,能
脫九九大劫關。為什麼手抱合同就能脫劫數?因為,我們的手中有
天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亥相掐,就是抱著超出天地
的壽數,能脫出氣數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也就是長壽不老的意思。
青陽期合同乃是傳「單掌而拜」,作為脫九劫的憑記;紅陽期合同
乃是「合掌而拜」,為脫十八劫;現今白陽期傳雙手懷抱合同而拜
,乃在脫八十一劫數。另外,這個子、亥合起來也是一個「孩」字
,意思即是在啟示著我們都是老娘的孩子,應該要拳拳服膺,守
著像嬰孩純善無惡的赤子佛心才能跟老娘在一起,耶穌聖人也說
:「手抱嬰兒見上帝。」
  其他尚有觀音佛母的佛像有抱
孩兒,乃指示著抱子亥訣就是得道
的人;佛時常手曲二指,乃是在啟
示眾生,在午未交替之時,白陽普
度天降大道,世人每個人皆須覓道
得道方能成道,都可以作為合同的
印證。
  自古以來,所謂不輕傳的密寶
,也就是關訣印三寶。三寶無論在世,或者百歲年老之時,都要牢
記於心,因為臨終時,我們的靈性若要經過南天門往觀音淨土,在
到達三官大帝之九九紫陽關口時,必須核對三寶與求道證書記載的
引師、保師、傳道師的姓名及我們的求道日期等,印証無誤方能過
關往生觀音淨土,所以請大家務必謹記在心,另外,求道證最好能
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可護佑大家常保平安。
  然而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天我們求了三寶,只是先在天堂
掛了號,得了往生天堂的資格,但能不能入仙班就要看平時的修為
,這就是所謂的「先得後修」。所以祖師慈示:「道真、理真、天
命真,修辦要真。」我們得之真,若修之亦真,則即時解脫,不受
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而修之假,背道妄為,殺盜淫妄,招惹
罪愆,如此不照愿行,在世不但要受天譴雷誅,百歲年老之後到了
紫陽關時,還是要再打下地獄受冥王審判,依業受報。

  再來,三寶乃是白陽期的天機,俗話說:「天機不可洩漏,洩
漏必遭天譴。」道師傳三寶時,都是要點上佛燈,請諸天仙佛護壇
才可以傳授,所以我們今天得這三寶,千萬要記住,上不傳父母,
下不傳妻兒,不可洩漏天機,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至親都來得三寶
,那麼引度他們來佛堂拜師求道,才是最正確的。
  三寶同時使用:眼睛八分閉、二分開,意念守著玄關竅,心默
念十字真經,雙手合同抱在胸前,十個手指頭相親不要有漏縫。此
三寶同時使用,仙佛就會契合三寶關訣印的訊息,助我們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但記住,必須要在人力不能抗拒、有危險災劫的時候
再使用才可以。

  『什麼是功德費』

  求道當天大家所了愿的財施,稱為功德費,一生只交一次,而
且由道師直接交給祖師。既然叫做功德費也就是在幫大家作功德。
我們知道,古人求道必須功果圓滿方可得道,而今我們功德淺薄,
何德何能得受此大道,尤其在災勢頻傳的三期末劫,又是業力加速
討報的大清算年,無功無德如何承受得起,所以法律主規定要繳功
德費,讓每一個剛求道的緣人,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能行功立德,
了解功德費之用意,方能求道。另外,現今大眾終日忙忙為名為利
,忘記了比金錢更重要的生命光輝。常言施比受更有福,如果我們
無意交功德費,那就無法求道、得道,這也是上天的用意,要藉此
考驗大家對道的誠心,有了誠心才可能有成就。
  而這些功德費不是要分給在
場的辦道人才,也不是可以隨意
揮霍,乃是要呈繳祖師,由天命
祖師作一完整的運用,來弘揚「
九蓮聖道」,讓更多的兄弟姊妹
都能上岸,回歸故家鄉,剛才我
們的引保師先跪在佛前立誓,不
會誑哄求道人錢財,而且呈奏上
天的龍天表文,也記載了大家發
心的詳細數目,大家可以安心的
求道,以赤誠的心感謝天恩師德,好好修道。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

=========

=========

=========
溝通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並非在於口才或演說技巧,
而在於對表達的事,是否有系統系、結構性的了解與掌握,
以及對所欲溝通的人,是否有深入的了解。
宣院祝您假期愉快___/(ˆ◡ˆ)\___身心喜悅
=========
為人處世的最佳狀態是不卑不亢
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只能讓自己做事放不開手腳,
猶豫不決,失去自我,失去個性,丟失自我的價值。
堅持自己所選擇的,相信自己所堅持的,
才是屬於你自己的正確道路。別人怎麼看你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做你自己,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祝大家週日愉快~幸福拳愛分享^__^*
=========
三個關鍵態度
第一,就是要有很棒的創意。
第二,找到你的熱情。
第三,堅毅不拔、不屈不撓。
擁有這3項要素,可以支援你一直走下去。
史蒂夫鮑默爾(微軟執行長)宣院祝大家有個美好一天___/(ˆ◡ˆ)\___
=========
生命自主旅程的魅力很大,只有開始沒有終點。

給人說話的機會 也能夠讓自己更有人緣
不要要求別人一定照你的意思去做
自己認為對的事也不要讓人影響妳

當與人頻率不同時不要堅持己見
聽聽對方意見釋出友善的態度

透過雙方對話設法使他人覺醒
體驗『雙拳握氣』訴求更高動機想法與願望
--美容感恩

人生沒有彩排 時時是現場直播很難NG重來

握拳是向內淬練 讓氣運行全身來調節平衡情緒

發現自己錯了請勇於認錯並友善的對話
讓愛搭起橋樑創造另一個開場的機會

用別人的角度切入更能明瞭事情的真相
很容易的可以與所有生命融為一體

以戲劇性的對話來跨越說理性的爭執
讓心神相會出彼此想要的一起握氣出拳
打造出更崇高的理想與願望
--古圓

@喜悅禪導讀班--自主權,編目於《宣印禪語00606》
=========
站在他的角度想想
若能彼此享受,就別彼此忍受,
若能彼此領會,就別彼此誤會,
若能彼此扶持,就別彼此堅持,
若能彼此慰問,就別彼此質問。
穿上別人的鞋,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一切就會不一樣。
宣院祝大家有個美好一天___/(ˆ◡ˆ)\___
=========
人生,不一定要當「最好」
但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更好」
不一定要「登峰造極」
但一定要讓自己保持在「進步狀態中」
=========

活佛老師慈悲:
遇上不如意的時候,能像彌勒祖師一樣「大肚能容」,而不是忍。「忍」是心上一把刀,如果你沒辦法忍的時候,那把刀就飛出去了,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容」。
=========

活佛老師慈悲:
人的生命很珍貴卻也很脆弱,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永遠的平安無事。所以處事要戰戰兢兢,別浪費生命於無意義的事上。明白了人生的真諦和自己的使命及責任,一步一步實踐出來,如此既可成就自己,同時也能成就別人。
===============
老師慈悲:
能求道是三生有修 祖上有德
能學道是此生有緣 可培道德
能修道是今生有福 養志懷德
能行道是累世有捨 無上功德
能辦道是夙世有進 慈悲喜捨
能成道是今生有愿 始終如一
將戾氣化為和氣 將怨氣化為祥氣
將不善轉為誠善 將不滿轉為圓滿
==============
心中越善 離佛越近

人心裡只要存著一個善字,
即使他不來參拜,也接近佛了

山上有座廟,廟前有棵樹。
院裡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是賈先生的大名。
賈先生每年元宵節都要上山來,看看自己的名字,
然後在功德箱裡放一張100元的人民幣。
廟裡有兩個和尚,一老一少,老的銀須飄飄,少的滿臉稚氣。
這年元宵節,賈先生上過香,在廟裡轉了圈後,照例又坐到樹下。
樹是茶杯口粗的一棵白楊,亭亭玉立,透著早春的顏色。
賈先生就著燒雞和老酒,悠然地抽著煙。
老和尚從窗櫺裡看到,賈先生站起來把剩下小半截的煙往樹幹上一擰,
然後彎腰穿好鞋,下山了。

山腳下有個樵夫,每天上山砍柴。
他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每天經過廟門,
只是轉過頭朝裡面望一眼,卻從沒有跨過門檻。
樵夫看到了滿地的骨頭和煙蒂,聞到了空氣中殘留的酒味……
猛然,他盯住了樹幹上的那個黑圈圈。樵夫第一次放下柴擔,
到小溪裡捧了捧水,和了一小撮泥,糊到樹的傷口上。
這時,拿著掃帚的小和尚正好跨出門檻。

晚上,廟裡的燈光被無邊的黑暗吞沒了,
只有白楊在風中舞蹈時,擠著嗓子發出微弱的沙沙聲。
小和尚問:“師傅,樵夫為什麼要用泥糊樹上的燒疤?”
老和尚說:“人心裡只要存著一個善字,肯定是個好人;
即使他不來參拜,也接近佛了。”
“那賈先生呢?他每年都捐那麼多錢!”
老和尚說:“有些東西與錢無關,比如善心。
如果沒了善心,財富越多,可能罪孽就越重。
看見沒?”師傅在黑暗中虛指了一下正殿的玉皇塑像說,
“天睜著眼呢,咱們功德箱裡的錢並不都是乾淨的。”
賈先生已經好幾年沒上山了。
樵夫如往常一樣,每天挑著柴經過廟門時,只是把目光放進去一瞬。
=====================
實相


常者皆盡,

高者亦墮,

會合有離,

生者有死。

──《菩薩本行經》

這個四句偈告訴我們世間的實相。

「常者皆盡」,世間所有一切都是無常、會變化的,萬事萬物都會有滅盡的時候。比方,花開了,也會凋謝;人出生了,也會老死;大樓、桌椅等物質,隨著時間也會慢慢壞朽。

一般人說到無常,總是很消極,其實不然!因為無常,貧窮的人只要勤加努力,終會有成功的一天;不聰明的人,只要肯勤於補拙,也會慢慢變聰明;人緣不好的人,只要廣結善緣,人緣也會慢慢變好。所以無常是一個真理,不要害怕無常,無常給了我們未來的希望。

「高者亦墮」,有些人喜歡追逐名利權位,不過高處不勝寒,自己不能勝任時也很辛苦,尤其爬得高也跌很重。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適合於自己的能力、性向者,就是最好。

「會合有離」,我們在人間,與我們最親近的有父母、兄弟、夫妻、子女等關係,這種種的關係,有會合就有別離。好像甲乙兩個人相向而行,走到一半會合了,會合了以後又要分離。因此至親好友不管再怎麼恩愛、聚會,緣分散了就要離開。因此,人生能會合不容易,要善加珍惜會合的機遇。如:我的父母在世,要好好的珍惜、孝養;夫妻、子女,乃至親朋好友有緣會合,都要好好珍惜彼此的親眷關係。到了離開時,要想再重聚就很困難了。

「生者有死」,有生必有死,但是死也不要害怕,因為死了還會再生。

因此,有的人看到生就歡喜,沒有必要,因為生了會死;看到人死了就哭,也不必難過,因為死了會再生。《菩薩本行經》的這四句偈頌,值得我們深思。
========================
知恩?負恩?


有一天,趙州從諗禪師經過菜園,看到管理菜園的僧人,在園中聚精會神地採摘晚上要供應大眾的蔬菜。

趙州禪師把這名僧人叫過來,意有所指地說:「你今天要給大眾吃的,是生菜還是熟菜?」

禪僧一時之間不能意會,順手就抓起眼前的一把青菜,恭敬地呈送到禪師面前,並且說:「我能做的就是這個。」

趙州禪師看了青菜一眼說:「哎呀,當今知恩的人少,負恩的人多啊!」

僧人一臉惶恐,不知該如何是好。

趙州禪師看僧人不知所措,便說:「世間的人,不明生菜、熟菜不要緊,可是若知恩負恩就難看了!」

園頭還是不知如何回應。

趙州禪師說:「知恩者,一片菜葉之恩也看重;負恩者,一整株菜也沒有價值啊!奈何,奈何!」

園頭茫然,不明趙州禪師所說。

趙州禪師看著園頭說:「你是施恩者,不是負恩者。」說完便逕自離去。

禪僧因對趙州禪師的話不明所以,從此在園田裡一邊種菜,一邊念著趙州禪師的話:「是知恩的人呢?還是負恩的人?」安住耐煩,勤勞作務,一做三十年。最後,終於明白了禪師告訴他的話,悟到了「原來我是知恩的人」。

世間上的恩情,在佛教說來有四種: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國家恩。佛教倡導報恩主義,因為懂得報恩者,必定是富有的人。好比心中有歡喜的人,臉上會露出笑容,自己有力氣的人,就會幫助別人;內心富有,就肯得報恩。假如內心沒有恩義,只想別人施捨給他,這就是貧窮。等於乞丐一樣,只是向人乞討,從不懂得自己要布施。

這位菜園的禪僧,雖不是聰明有才華的人,只是一直在園頭的行單上安住身心。但趙州禪師給他一句「是知恩?是負恩?」,他把這句話念到心裡頭去,種菜三十年也不懈怠,機緣成熟,終於大悟。可見得,搬柴運水是禪,鋤田種菜,原來也是悟道的方法哦!
====================

活佛師尊慈悲

修道不要怕別人笑,你吃素也不要怕別人笑,你有什麼好笑,對不對?沒有什麼可恥的地方,反而比別人高超。當別人恥笑你的時候,你要感謝他,不要埋怨他,好嗎?像很多徒兒埋怨為師,但是為師還是很高興,至少他高興或不高興都想到為師,記得為師,想要罵總會記得我,我覺得很安慰很高興。

所以希望在這花花世界裡面,不要被假的東西迷昧了你自己,你不要因為別人的幾句話,就阻礙了你往前的毅力,好嗎?不要因為別人笑你輕視你而來輕視自己,人家輕視你那不重要,最要緊的、最可悲的、就是你輕視你自己,懂嗎?蹧蹋你自己,懂嗎?所以盡管別人對你不好、笑你、罵你、蹧蹋你,只要你重視你自己,絕不要輕是你自己,懂嗎?

那麼祝福徒兒們都平平安安,我們在這裡說一聲珍重再見,在為為師唱一唱為師的心聲好嗎,一切自有天意,他在那裡,你在這裡,你急也沒用,對不對?倒不如順其逆、順其自然。各位徒兒珍重,期待下一次相逢、相聚,更期待你們永遠保持精進的心、精進的腳步,好不好,那就珍重了!

只要你誠心上天就會幫助你,上天是有眼的,不過會的是要明理要認理,為師都已把我的誠意送給你們,希望你們也把誠意送給為師。你們高高興興為師也高高興興,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咱們師讀又要分別了,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時間分分秒秒就這麼快過去了,如果你不把握這一分一秒,你錯過一分一秒那麼你失去的就不只這一分一秒了,是更多是無限的。


===============
活佛師尊慈悲:《開荒心田》 

看看自己.如何將一念回歸清靜.不被外物所染.不被五蘊六塵所染?何必看風水、算命,那是拆東牆補西牆而已!

要徒兒回歸自性.徒兒做不到.所以尋求外緣..對不對?但尋求這些,同時已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如何觀照自己的本性?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 

常抱持學習與精進的心來規劃自己,讀聖賢書、學聖賢生命態度,將心常保清 明;用心就是學問的基礎,在自然生活中就不會乏味,就多滋味。

因為徒會懂得去互補心與境中之「缺」,互賞心與境中之「美」,因為心芽懂得向陽,就一定能過美好的生活。 

改造心靈的工程是很不簡單的,人啊,學習惡性習染很容易,但要改除掉就要 多一倍的心力;也因為改造的工程艱巨,所以很多徒兒會選擇中途放棄。

有鑑於斯,師要力勸徒兒真正愛自己,就不要讓心田滋長無明草,心一旦有了塵翳 ,就荒涼了。 

人生不是心好、不妨礙他人就好,而是要有正確的觀念!「心好」的定義在哪裡,很重要。冷漠、無所謂、不關我的事……等,這樣的心態都是因為內心未被啟迪,私慾滿腔、心德泯滅,這樣徒會過得安然嗎? 

為何諸事不順、全身病痛、家庭不睦、妻離子散?第一當要去除壞念頭,好好的懺悔,將心門打開,打開到如彌勒的大布袋――散開見十方,收時觀自在, 如此才可創造和悅之風。……
興旺佛堂
活佛師尊慈悲:《開荒心田》
看看自己.如何將一念回歸清靜.不被外物所染.不被五蘊六塵所染?何必看風水、算命,那是拆東牆補西牆而已!
要徒兒回歸自性.徒兒做不到.所以尋求外緣..對不對?但尋求這些,同時已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如何觀照自己的本性?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
常抱持學習與精進的心來規劃自己,讀聖賢書、學聖賢生命態度,將心常保清 明;用心就是學問的基礎,在自然生活中就不會乏味,就多滋味。
因為徒會懂得去互補心與境中之「缺」,互賞心與境中之「美」,因為心芽懂得向陽,就一定能過美好的生活。
改造心靈的工程是很不簡單的,人啊,學習惡性習染很容易,但要改除掉就要 多一倍的心力;也因為改造的工程艱巨,所以很多徒兒會選擇中途放棄。
有鑑於斯,師要力勸徒兒真正愛自己,就不要讓心田滋長無明草,心一旦有了塵翳 ,就荒涼了。
人生不是心好、不妨礙他人就好,而是要有正確的觀念!「心好」的定義在哪裡,很重要。冷漠、無所謂、不關我的事……等,這樣的心態都是因為內心未被啟迪,私慾滿腔、心德泯滅,這樣徒會過得安然嗎?
為何諸事不順、全身病痛、家庭不睦、妻離子散?第一當要去除壞念頭,好好的懺悔,將心門打開,打開到如彌勒的大布袋――散開見十方,收時觀自在, 如此才可創造和悅之風。……
============
活佛師尊慈悲:

人生在世,品格與德量甚為重要,如果只是一昧的追金逐玉,到最後連基本的品德都泯滅了,那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擁有的會不會不安呢?徒啊!要慎 思啊! 

徒在道場學習了一段時間,還不懂得過濾自己的心,那麼,當你遇到任何事情 ,也只會秉著過去的個性做事。唯有承天地之正,秉萬物之心,這樣你的性、 心、身才會純,才能夠真,這才是修道人應該認精準的方向。 

現在的日子看起來似乎很「充實」,因為都很忙碌,徒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沒 時間!」可是有否真的檢視過現在的你是否有「品質」呢?這很重要啊!就這 麼一次的人生,怎能讓慾望當家作主,讓良知道德「忙、茫」不見呢?……

在世間上,雖說才學名利皆有,但百年後,這些卻全都帶不走,「按功定果」 是定你有多少功德、功過,能在世上留什麼給後人?並非做官才會留名在世間 ,並非留財富在人間!雖有錢,僅能為肉體打算,不能為靈性打算,所以徒要 想想如何去安身立命,才是最重要的事。

徒兒學習修道已有一段時日,以三施無量心來消冤解業,種德施惠不與人結惡 因果,功德完備償清夙債,自能降伏身心,不受生死輪迴所困。
==============
濟公活佛救世真經 

濟世群生照三千 公正無私可達天

活用真經傳萬世 佛法無邊化大千

真經應運出 災消劫除大道尊 修身化世立功勳

八八聖贒紀 佛聖仙真發慈悲 德澤群生得光輝

東來紫氣展 普渡三曹開妙玄 應身下凡師天然

中土有緣份 繼往開來萬八春 白陽逢運道線存

青紅運已隱 陽光普照道德揚 萬邦咸仰運大同

家家佛光照 靈山如來靜觀招 吾師指點路一條

千經萬典有 未聞真經說因由 有緣明師會相求

開泰白陽運 佛今說破朦朧雲 善至於止離苦淪

二六時守一 五氣朝元一紀飛 蓮花座上會丹墀

尊著本羅漢 丈六金身照世間 濟人醒世皈依安

心明善男女 經文悟透莫遲疑 受師點化脫苦之

學致中康並 心誠把經奉佛名 一切災殃化作塵

道大惟天大 至尊至貴點靈台 應運開泰萬象裁

善智慧朗朗 立身行道內外功 理正事明天下通

古今誰無錯 過勿憚改入善科 科程過後苦海逃

士農及工賈 志心常念福德高 閤家平安萬事和

經文雖淺近 不可視為頂上雲 奉行真經脫苦輪

心誠虔拜誦 消災解厄離苦障 逢兇化吉定禎祥

朝夕誠心唸 心明神清身不顛 萬病解却孽不纏

唸經心頭正 驅邪除穢事安寧 福祿乾元亨利貞

誦此活佛經 福慧雙增長 通此活佛經 子孫得安康

誦唸活佛經 功名利祿得平步 誦得真經文 永世化為吉

若為父母誦 父母得長壽 若為亡化唸 亡靈得超生

若為親友求病殃 病殃得安痊 全家老幼同聲唸 老幼保安康

誦唸濟公真經 免災又消難 誦得濟公真經 覺悟第一先

真經廣佈十方界

諸菩薩同讚曰 濟公活佛大慈悲 為救九六眾原靈 了却人生死生路 真誠誦此經

佈經說經典 功德無量福無邊 老幼康安壽延年

迴向文

功德迴向 給六親眷屬身體健康 往生淨土給他們離苦得樂 請冤生債主和我們共修佛法

發菩提心 累世 前世 今世所結冤怨 一一迴向給我冤生債主

家中有本真經可保平安 不誦此經奉上神桌卻保爾除邪魔

奉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濟公活佛慈悲做主 十叩首
恭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天然古佛慈悲做主 十叩首
============